[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昆虫几丁质酶降解固体几丁质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4270.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屈明博;刘田;杨君;陈磊;刘元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26 | 分类号: | C12P19/26;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刘慧娟;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昆虫 几丁质 降解 固体 生产 乙酰 氨基 葡萄糖 方法 | ||
1.一种利用昆虫几丁质酶降解固体几丁质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固体几丁质的前处理步骤:取固体几丁质溶于水中配制成0.5-2%溶液,在75-100MPa条件下,采用高压匀浆机进行破碎,得到300-700纳米长,30-80纳米宽的几丁质微丝;
(2)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制备:以几丁质微丝为底物进行水解,所述水解使用的复合酶为:终浓度0.3mg/mL的几丁质酶H、终浓度0.06mg/mL的几丁质酶I和终浓度0.06mg/mL的β-N乙酰己糖胺酶1;其中,几丁质酶H:几丁质酶I:β-N乙酰己糖胺酶1的浓度比为5:1:1;所述几丁质酶H为昆虫来源的几丁质酶Chi-h,所述的几丁质酶I和β-N乙酰己糖胺酶1分别为昆虫来源的几丁质酶ChtI和Hex1;编码所述几丁质酶H的基因的GenBank ID为AB201281,编码所述几丁质酶I的基因的GenBank ID为DQ294305,编码所述β-N乙酰己糖胺酶1的基因的GenBank ID为DQ8877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昆虫几丁质酶降解固体几丁质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制备为:以几丁质微丝为底物,加入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合酶;在25-32℃,pH5.5-6.5,震荡速度为180-220 rpm条件下反应至少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昆虫几丁质酶降解固体几丁质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几丁质酶H、几丁质酶I或β-N乙酰己糖胺酶1的获得,是利用毕赤酵母工程菌株,分别表达所述昆虫几丁质酶H、几丁质酶I或β-N乙酰己糖胺酶1,再从酵母发酵液上清中分离得到相应的重组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2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