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精轧机辊缝标定精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1821.6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王国强;王专;张文虎;王硕勋;袁婷婷;李贺;赵善杰;孙玉磊;赵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10 | 分类号: | B21B3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 精轧机 轧制 辊缝标定 精轧 次辊缝 工作辊 轧制力偏差 修正 标定位置 步骤循环 带钢头部 辊缝偏差 确认数据 现场设备 轧辊 水平缝 水平辊 支撑辊 板形 换辊 参考 记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精轧机辊缝标定精度的方法,精轧机换辊后第一次水平辊标定;模拟轧制,确认数据设定和现场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开始轧制,判断带钢头部实际板形情况,为后面的二次标定调整提供参考;精轧进行第二次辊缝标定修正;一直正常轧制到该套轧辊下机;精轧更换新工作辊后第一次标定,本次标定按照上辊期第二次辊缝标定记录的数据进行调整;精轧的每个辊期的水平缝标定按照以上步骤循环即可。本发明创新了现有的关于精轧机辊缝标定的方法,分为两步才算完成,即二次标定修正的概念;确立了在一个支撑辊辊期内,每次标定以上一套工作辊标定位置的辊缝偏差△S和轧制力偏差△F为基准,使标定基准更为精确,标定更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轧机标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精轧机架水平辊缝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热轧机基础自动化控制中,精轧机是由液压辊缝系统自动控制的,在精轧机更换完工作辊、支撑辊等情况下,使整个轧机的轧制线发生了变化,轧钢前需要对轧机液压辊缝控制系统进行辊缝的零位标定。通过标定可以获得轧制力、辊缝位置、辊缝倾斜的零点标准,实现AGC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轧机辊缝标定是轧机进行液压辊缝系统自动控制的前提,是实现热轧生产高精度产品和保证生产稳定的必要条件。
精轧机辊缝标定一般采用的是自动标定和一次性标定模式,其方法为轧机辊缝压靠到位达到标定轧制力位置时辊缝清零,后续辊缝计算控制便以此零位为基准。目前一般标定方法是基于轧机处于理想均衡的情况,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轧机两侧设备状况不同,精轧机两侧刚度等状况差别较大,这样造成标定的精度不高,无法完全符合热轧现场复杂的生产情况,导致精轧机架间板形难以控制,造成轧制不稳和轧废事故的发生。
针对由于设备装配差异和间隙磨损增大等因素影响造成精轧机辊缝一次标定精准度不高,无法保证换辊后开轧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提高精轧机辊缝标定精度的方法,具体为精轧辊缝新的标定方法和标定基准,以提高精轧机辊缝标定的精度,保证轧机压下系统工作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精轧机辊缝标定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精轧机更换新支撑辊后第一次工作辊辊缝的水平标定,进行辊缝的粗调,正常进行标定;
步骤二、模拟轧制,确认数据设定和现场设备动作是否正常;
步骤三、开始轧制,判断带钢头部实际板形情况,为后面的二次标定调整提供参考;
步骤四、精轧机工作辊进行第二次辊缝标定修正,针对带钢头部板形进行辊缝的精调,记录标定位的辊缝偏差△S和轧制力偏差△F数据,为后续同一套支撑辊辊期内的工作辊辊缝标定确定基准,标定结束;
步骤五、一直正常轧制到该套轧辊下机;
步骤六、精轧更换新工作辊后第一次标定,本次标定按照上一套工作辊第二次辊缝标定记录的数据进行调整,精轧在同一套支撑辊辊期内所有上机工作辊的辊缝标定按照以上步骤循环即可。
新的精轧辊缝标定方法在原来只进行一次标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二次标定修正,通过模轧和开轧后设备的运转,消除了设备间隙,也考虑到了现场带钢的实际板形情况,从而从双重方面提高了二次标定结果的精度。确立了二次标定时标定轧制力位置的辊缝偏差△S和轧制力偏差△F为基准,综合权衡,使标定基准更为精确和全面,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后续辊期的辊缝标定精度,达到顺利开产和稳定轧制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创新了现有的关于精轧机辊缝标定的方法,提出了标定不再是简单的一步完成,而是分为两步才算完成,即二次标定修正的概念;创新了现有的关于精轧机辊缝标定的基准,确立了在一个支撑辊辊期内,每次标定以上一套工作辊标定位置的辊缝偏差△S和轧制力偏差△F为基准,使标定基准更为精确,标定更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