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螨变应原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抗过敏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3167.2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益琪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A61K39/395;A61P11/02;A61P37/08;A61P11/0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5101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黄免疫球蛋白 螨变应原 抗体 致敏 抗过敏 制备 安全性能 防御作用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 强化免疫 人体皮肤 变应原 粗提物 精提 抗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螨变应原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抗过敏制剂,螨变应原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螨变应原提取、对鸡进行强化免疫、粗提物制备、精提、纯化。本发明的抗螨变应原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及其制剂的抗体活性高、对螨引起的局部致敏有特异性的防御作用,对其它致敏原引起的局部致敏有良好的隔阻效应,无免疫原性,对人体皮肤黏膜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卵黄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抗过敏制剂,尤其涉及一种螨变应原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抗过敏制剂。
背景技术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的AR患者超过5亿。AR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面对如此高的患病率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临床上各种诊疗措施应运而生,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只能控制症状。脱敏治疗可使70%左右的患者产生对相应过敏原的耐受,但脱敏周期长达3年以上,费用很高,而且要在医生观察下进行治疗,病人的依从性不高。
螨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最主要的螨为屋尘螨、粉尘螨等。屋尘螨以人类皮屑为食,并主要生活在床垫、床底、枕头、地毯、家具及绒毛玩具中。在热(20℃以上)且潮湿(相对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中繁殖最快。屋尘螨变应原包含在其排泄物颗粒中,当沾染的织物被碰动后,这些颗粒便暴露于空气中并能够很快再次沉积下来,螨作为室内的主要致敏原,螨抗原对气道上皮细胞和先天性免疫细胞有直接刺激,易引起过敏性鼻结膜炎和过敏性哮喘,并有助于特应性湿疹和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产生。如果在局部施用针对具有酶活性变应原的抗体,其活性就会被削弱,就不能与IgE结合,过敏反应就不会发生。
卵黄免疫球蛋白IgY 是抗体的一种,是采用生物高科技从禽类卵黄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在结合效价及中和病毒、细菌、真菌及昆虫等抗原的能力方面,IgY 与人类抗体相似,IgY 会与相应病源微生物表面的抗原决定族特异性结合而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这些病源微生物抗原被IgY 结合后活性降低,而失去致病能力,被IgY 结合的抗原很容易被人类免疫系统识别,并通过单核细胞等降解,因为IgY不会改变病源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物学特性,所以不会产生耐药性,IgY 的这一特征使其在局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皮肤过敏患者亦可应用,受益人群非常广泛。因此,针对螨虫过敏原,亟需开发新的包括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螨变应原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抗过敏制剂,用于治疗由螨变应原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和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螨变应原特异性IgY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螨变应原制备:选取纯化螨虫体,采用Coca’s液提取方法,制得螨变应原粗提物;
免疫疫苗制备:将所述螨变应原粗提物溶解在0.1mol/L 的PBS 溶液中充分混匀,得到螨变应原溶液, 其蛋白浓度为2mg/ml;吸取1-1.5ml螨变应原溶液,加入5.25-6ml生理盐水混匀,得到螨混合抗原溶液Ⅰ,按1:1 的比例将弗氏完全佐剂加入螨混合抗原溶液Ⅰ中混合均匀,制得乳状螨复合抗原免疫佐剂Ⅰ,作为首免疫苗;吸取2-3ml螨变应原溶液,加入5.25-6ml生理盐水混匀,得到螨混合抗原溶液Ⅱ,按1:1 的比例将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入螨混合抗原溶液Ⅱ中混合均匀,制得乳状螨复合抗原免疫佐剂Ⅱ,作为强化免疫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琪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益琪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3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