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仪以及扫描仪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6973.5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191 | 分类号: | H04N1/191;H04N1/387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永明;玉昌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仪 读取 传感器 标记基准 基准数据 阴影数据 基准板 原稿 读取图像 阴影校正 控制器 存储部 制造 存储 | ||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以及扫描仪的制造方法。扫描仪通过传感器读取输送来的原稿,并具备:带标记基准板,通过在基准板上作有标记而形成;存储部,存储有作为通过所述传感器读取所述基准板而得的结果的基准数据;以及控制器,将读取数据与所述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而算出阴影数据,并基于所述阴影数据对通过所述传感器读取到的所述原稿的读取图像进行阴影校正,所述读取数据是通过所述传感器读取所述带标记基准板而得的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读取带标记基准板而获取的阴影数据进行阴影校正的扫描仪以及扫描仪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沿经由传感器的读取位置的输送路径输送原稿并光学性地读取通过读取位置的原稿的扫描仪。传感器具备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呈线状排列的多个光接收元件和将照射到原稿的读取光的反射光引导到各光接收元件的多个透镜。多个透镜与多个光接收元件同样地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呈线状排列。扫描仪基于来自多个光接收元件的输出获取原稿的读取图像。
在传感器中,起因于每个透镜的透光量的偏差、各光接收元件的性能的偏差等,有时从各光接收元件的输出会发生偏差。因此,扫描仪对获取的读取图像实施阴影校正(shading correction)而校正由来自各光接收元件的输出的偏差所导致的像素的亮度等的偏差,并将校正后的校正图像作为读取结果输出。在阴影校正中,在原稿的读取之前,由传感器读取配置于读取位置的白色的基准板而获取基准数据。然后,将该基准数据作为用于对读取图像的各像素进行阴影校正的阴影数据。
专利文献1记载的扫描仪在读取位置具备圆筒形状的背景板滚筒。背景板滚筒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具备白色区域部,在白色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具备黑色区域部。白色区域部的宽度在背景板滚筒的周向上变化。在读取原稿时,与原稿尺寸对应地使背景板滚筒旋转,从而使白色区域部的宽度与原稿的宽度匹配。专利文献1的扫描仪基于输送到读取位置的原稿和黑色区域部的重叠状态来检测原稿的偏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82151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的背景板滚筒那样,在将黑色等标记加进配置于读取位置的基准板的局部中的情况下,当将由传感器读取该基准板(带标记基准板)而得到的读取数据用作阴影数据时,存在不能适当地进行读取图像中与标记对应的图像部分的阴影校正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方面,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议即使在基准板带有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进行阴影校正的扫描仪以及扫描仪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通过传感器读取输送来的原稿,所述扫描仪具备:带标记基准板,通过在基准板上作有标记而形成;存储部,存储有作为通过所述传感器读取所述基准板而得的结果的基准数据,其中,所述基准板与所述传感器相对地配置;计算部,将读取数据与所述基准数据进行比较而算出阴影数据,所述读取数据是通过所述传感器读取与所述传感器相对配置的所述带标记基准板而得的结果;以及校正部,基于所述阴影数据对通过所述传感器读取到的所述原稿的读取图像进行阴影校正。
本发明的扫描仪具备在基准板上作有标记的带标记基准板,但并不是将通过传感器读取带标记基准板而得的读取数据直接用作阴影数据,而是将读取数据与通过传感器读取作有标记之前的状态的基准板而得的结果、即基准数据进行比较来算出阴影数据。由此,能够使标记的位置的阴影数据为接近未作有标记时的值的值。因此,即使在基准板上作有标记的情况下,校正部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读取图像的阴影校正。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计算部基于所述标记的位置的所述基准数据和所述标记的位置周边的读取数据算出所述标记的位置的阴影数据。这样一来,能够使标记的位置的阴影数据为适于阴影校正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6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下一篇:文件印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