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导靶的干扰素显示强的细胞凋亡和抗肿瘤活性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393.X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谢里.L.默里森;黄子轩;旋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8/21;A61K47/50;A61P35/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文辉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导靶 干扰素 显示 细胞 肿瘤 活性 | ||
本发明提供了表现出明显抗癌效力的新的嵌合部分。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嵌合部分包含附着于干扰素的导靶部分。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嵌合部分包含融合蛋白,其中特异结合癌症标记物的抗体与干扰素α(IFN‑α)融合在一起。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9月19日,申请号为201410160383.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被导靶的干扰素显示强的细胞凋亡和抗肿瘤活性”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9月21日提交的USSN60/994,717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申请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关于政府支持的声明
本发明是在国立卫生学院提供的政府资助No.CA87990的支持下完成的。政府对本发明拥有一定权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学领域。发明提供了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嵌合构建体。
发明背景
尽管可以检测到抗肿瘤相关抗原的自发免疫反应(TAAs)(Hrouda et al.(1999)Semin.Oncol.26:455-471)(Disis et al.(1997)J.Clin.Oncol.15:3363-3367),但导致疾病的恶性细胞不能引发免疫反应,从而进行排异。许多研究已表明有可能通过向肿瘤细胞中引入诸如细胞因子的免疫刺激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Dranoff and Mulligan(1995)Adv.Immunol.58:417-454;Hrouda et al.(1999)Semin.Oncol.26:455-471;Hurford et al.(1995)Nat.Genet.10:430-435);但高效的基因转移仍然具有挑战性。此外,要根除残存的癌症细胞可能需要针对那些无法直接进行基因转移的大范围内分散的微转移肿瘤沉积。
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对于提供抗感染性病原菌和肿瘤的保护作用都是必需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之间的交流通过细胞和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调节。先天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激活获得性免疫反应中的细胞,并且在引发保护性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elardelli and Ferrantini(2002)Trends Immunol.23:201-208)。激活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是检测到导致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诸如IFN-α、TNF-α和IL-1)的细菌产物或“危险”信号。
IFN-α是具有强大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活性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并且是树突状细胞(DCs)分化和活性的刺激剂(Santini et al.(2000)J.Exp.Med.191:1777-1788)。I型IFNs(IFN-α和IFN-β)对免疫反应有多方面影响(Theofilopoulos et al.(2005)Annu.Rev.Immunol.23:307-336)。IFN-α在Th1细胞的分化(Finkelman et al.(1991)J.Exp.Med.174:1179-1188)和应答特异抗原时CD8+T细胞的长期存活(Tough et al.(1996)Science 272:1947-1950)中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未经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