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9693.X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辉;李延生;李云生;赵强;苗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33 | 分类号: | C07C5/333;C07C7/00;C07C11/16;C07C9/10;C07C2/08;C07C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烯烃 工艺 副产碳四 氧化 脱氢 丁二烯 | ||
1.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醇制烯烃副产的碳四烯烃组分与氢气一起送入选择性加氢单元除去碳四炔烃和碳四二烯烃,所得加氢产物继续送入异丁烯二聚单元反应,二聚反应产物分馏后得到碳八烯烃与丁烯物料;
(2):步骤(1)中所得丁烯物料送入丁烯氧化脱氢单元反应,所得反应生成气经生成气压缩单元压缩、冷却后送入由预分离单元和氧化物脱除单元组成的预分离和氧化物脱除系统中,先在预分离单元中预分离得到不凝气体和液相,所得不凝气体返回生成气压缩单元入口循环,所得液相继续在氧化物脱除单元中除去氧化物,得到除去氧化物后的粗丁二烯;
(3):步骤(2)所得除去氧化物后的粗丁二烯送入丁二烯抽提单元中,抽提分离得到丁二烯产品输出,其余组分送入烷烯分离单元,经萃取分离后,得到丁烷和丁烯,其中丁烷作为产品采出,丁烯则返回丁烯氧化脱氢单元循环;
步骤(2)中所述的丁烯氧化脱氢单元包括由多段催化剂床层串联组成的氧化脱氢反应器和水冷洗酸塔,其中,所述氧化脱氢反应器在每段催化剂床层入口处分股加入所述丁烯物料与配料空气,第一段催化剂床层还加入有配料蒸汽,相邻两段间配段间激冷水,氧化脱氢反应器所得生成气送到水冷洗酸塔中冷却并脱除酸性气体,塔内注碱,塔釜废水送去污水处理厂,塔顶得到所述反应生成气送到所述生成气压缩单元;
步骤(2)中所述的氧化物脱除单元包括采用液液萃取工艺的洗醛塔,以及汽提塔,预分离单元分离后所得液相送到洗醛塔中脱除氧化物,塔顶采出所述除去氧化物的粗丁二烯,塔釜洗水送到汽提塔,在汽提塔塔顶采出脱除氧化物组分,塔釜液相返回洗醛塔塔顶并作为洗水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异丁烯二聚单元包括异丁烯二聚反应器和脱重塔,加氢产物中的异丁烯组分在异丁烯二聚反应器中二聚反应生成碳八烯烃,异丁烯二聚反应器流出物料送到脱重塔分离,塔釜得到作为重组分的碳八烯烃,塔顶得到作为轻组分的丁烯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脱重塔中所采用的操作压力为0.20~1.0MPa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生成气经生成气压缩单元压缩升压后的压力为0.5~2.0MPa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预分离单元包括预分离罐、油吸收塔、解吸塔和预分离塔,生成气压缩单元压缩冷却后的反应生成气进入预分离罐,初步气液分离,所得罐顶气相依次经油吸收塔吸收和解吸塔解吸,并从解吸塔侧线采出粗丁二烯,
所得罐底液相则送到预分离塔,继续分离,塔顶得到不凝气与解吸塔塔顶的不凝气一起返回生成气压缩单元入口,塔釜液相与解吸塔侧线采出粗丁二烯混合后送到所述氧化物脱除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预分离塔的操作压力为0.30~1.20MPa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丁二烯抽提单元采用二段萃取和精馏对除去氧化物的粗丁二烯进行抽提,其中,萃取所用萃取剂选用乙腈溶剂或N-甲基吡咯烷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烯烃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烷烯分离单元包括丁烯萃取塔和丁烯解吸塔,其中,丁烯萃取塔操作压力0.30MPaG~0.70MPaG,操作温度38℃~130℃,萃取所用萃取剂选用乙腈溶剂或N-甲基吡咯烷酮;丁烯解吸塔操作压力0.05MPaG~0.70MPaG,操作温度14℃~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6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