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0411.8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永军;艾连中;王光强;张汇;熊智强;俞剑燊;胡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P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红曲 酒色 素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清洗过后的谷物进行浸泡,待浸泡水酸度达到4g/L时,结束浸泡,在常压条件下蒸煮30min得到预处理谷物;步骤二,将大豆进行浸泡打浆制得豆浆,然后在30℃~60℃下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步骤三,将酶解液进行两级超滤处理得到大豆酶解肽;步骤四,将红曲米加入水中,并加入大豆酶解肽,搅拌均匀后浸泡、沥干得到预处理红曲米;步骤五,向灭过菌的容器中加入预处理红曲米、预处理谷物、麦曲以及酿酒酵母BR30的接种液进行主发酵得到主发酵产物;步骤六,将主发酵产物进行后发酵得到发酵醪液;步骤七,将发酵醪液进行过滤压榨得到滤液,并将该滤液进行过夜澄清以及煎酒勾兑得到红曲黄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黄酒是以懦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经传统方法酿造而成,红曲黄酒不仅具有红曲的清香,且酒味醇厚爽口。因为红曲黄酒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城、洛伐他丁以及γ-氨基丁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因此红曲黄酒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众所周知,红曲黄酒主要产区在福建、台湾、浙江温州、广东梅州一带,其中以福建红曲黄酒最具代表性。
红曲黄酒所采用的红曲米原料富含多种红曲色素,其中以醇溶性色素为主。但是,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酒精含量较低,一般在18%vol 左右,大多数醇溶性红曲色素并不能有效地萃取出来。另外,红曲色素在常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差,陈化过程中色素损失严重。因此,需要对红曲黄酒酿造工艺进行调整,提高酿造原酒中红曲色素的色价以及稳定性,以此来提高红曲黄酒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R30进行黄酒酿造,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0378,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清洗过后的谷物进行浸泡,待浸泡水酸度达到4g/L 时,结束浸泡,然后在常压条件下蒸煮30min,得到预处理谷物;
步骤二,将大豆进行浸泡打浆制得豆浆,然后在30℃~60℃下进行酶解0.5h~5h后,得到酶解液;
步骤三,将酶解液进行两级超滤处理,得到大豆酶解肽;
步骤四,将红曲米加入水中,并同时加入一定量大豆酶解肽,搅拌均匀后浸泡10h~20h,浸泡结束后沥干得到预处理红曲米;
步骤五,向灭过菌的容器中加入预处理红曲米、预处理谷物、质量体积分数为5%~10%的麦曲以及体积百分比为5~12%的酿酒酵母 BR30的接种液进行主发酵得到主发酵产物,该主发酵的温度为 22℃~30℃,发酵时间为2d~4d;
步骤六,将主发酵产物进行后发酵得到发酵醪液,该后发酵的温度为17℃~24℃,发酵时间为13d~22d;
步骤七,将发酵醪液进行过滤压榨得到滤液,并将该滤液进行过夜澄清以及煎酒勾兑得到红曲黄酒。
在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步骤一中,谷物为小米、玉米、燕麦以及青稞中任意一至多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步骤三中,超滤处理是采用超滤膜对酶解液进行提纯处理,超滤膜的超滤截留分子量为1000道尔顿~5000道尔顿。
在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红曲黄酒色素色价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步骤四中,大豆酶解肽与红曲米的体积质量比为 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