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MD的光刻机3D灰度图像曝光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0615.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G06T9/00;G06T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md 光刻 灰度 图像 曝光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MD的光刻机3D灰度图像曝光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图形数据进行灰度图像预处理,得到待处理的数据。(2)根据公式B=(((J+N‑1)/N)+T‑1)/(T),确定合适的线程数和线程块的数量;其中,B表示线程块的数量,J表示待处理的数据的字节数,N表示每个线程处理的字节数,T表示线程数。(3)将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段处理。(4)将分段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组,抽去无效数据。本发明通过上位机利用CUDA对DMD灰度曝光图像进行按像素压缩,利用网络接口传输压缩后的数据,能够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限制,提高光刻机的灰度扫描曝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写光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MD的光刻机3D灰度图像曝光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3D灰度曝光技术是近年来光刻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需要制作出具有连续表面微结构的复杂器件,灰度曝光一般以具有一定灰阶的灰度掩膜板为基础,并且灰度等级越高,器件表面的微结构越平滑。具有灰度的掩膜板制作非常复杂,成本也相当昂贵,基于DMD的光刻机(激光直写)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也逐渐被应用到灰度曝光技术的研究中。基于DMD的光刻机3D灰度图像曝光采用扫描曝光方式,DMD(数字微镜器件)图像滚动输出与运动平台移动同步来实现大面积曝光。运动平台的每一个扫描步长DMD都需要滚动刷新新的一帧灰度曝光图像,这使得DMD的曝光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由于数据传输的带宽限制,导致曝光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MD的光刻机3D灰度图像曝光优化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光刻设备的灰度扫描曝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DMD的光刻机3D灰度图像曝光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图形数据进行灰度图像预处理,得到待处理的数据。
(2)根据公式B=(((J+N-1)/N)+T-1)/(T),确定合适的线程数和线程块的数量;其中,B表示线程块的数量,J表示待处理的数据的字节数,N表示每个线程处理的字节数,T表示线程数。
(3)将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段处理。
(31)对每一段数据进行CUDA压缩,将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在CUDA的共享内存SM1中。
(32)将各线程块中共享内存SM1中的数据拷贝到全局内存GM1中。
(33)记录每个线程压缩后的数据大小K,同时将数据保存在共享内存SM2中。
(34)将各线程块中共享内存SM2中的数据拷贝到全局内存GM2中。
(4)将分段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重组,抽去无效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31)中,采用逐像素压缩算法对每一段数据进行CUDA压缩,所述逐像素压缩算法为:每个线程依次读取分段数据中的每一字节数据,按像素压缩数据,依次比较像素对连续存储的像素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大于最大值时,重新计数统计,直到没有数据。
本发明中的DMD表示数字微镜器件,CUDA表示并行计算架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上位机利用CUDA(并行计算架构)对DMD(数字微镜器件)灰度曝光图像进行按像素压缩,利用网络接口传输压缩后的数据,能够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限制,提高光刻机的灰度扫描曝光效率。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图形显卡的并行计算能力,使得压缩耗时很低;且采用逐像素压缩算法保证了一个较高的压缩比。本发明利用下位机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只需添加解压模块就能做到快速解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逐像素压缩算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