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识别路况并自动移动道路隔离带的交通调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868.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平;付梦恬;吴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10 | 分类号: | E01F15/10;E01F9/615;E01F9/669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路况 自动 移动 道路 隔离带 交通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识别路况并自动移动道路隔离带的交通调节系统及方法,交通调节系统包括隔离带移动装置和路况识别控制系统,所述隔离带移动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上的隔离护栏和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滑动导槽,所述隔离护栏底部设有两排滚轮,每排两个滚轮,每排滚轮置于地面上可自由滑动,其中一个滚轮通过电机驱动,隔离护栏底部设有伸入到滑动导槽内的导杆,多个隔离护栏首尾相连组成可移动的道路隔离带,所述路况识别控制系统用于识别道路上交通路况,并根据路况判断通过电机驱动将道路隔离带往车辆较少一侧移动一个或多个车道。本发明控制隔离带移动,减轻上下班高峰期单边拥堵情况,为高峰期私车顺畅通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辅助设施领域,涉及一种交通流量调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识别路况并自动移动道路隔离带的交通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快速道的中央隔离带是一种固定安装式隔离带,起到了分隔双向车道,阻止行人通行,提高安全保障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大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为辐射式结构,即城市中心为主要商业区域,是各行各业办公的集中场所,二环线以外多为生活发展区,因此在上班高峰期大量私家车向城市中心集中,而下班高峰期情况与之相反,大量私车向二环三环外行驶,导致上下班高峰期城市快速道单边拥堵成为常态。本发明能够控制隔离带移动,减轻上下班高峰期单边拥堵情况,为高峰期私车顺畅通行提供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缓解现有的高峰期城市快速道单边拥堵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识别路况并自动移动的道路隔离带及其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规避现有固定隔离带的不足,有效缓解上述单边拥堵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识别路况并自动移动道路隔离带的交通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带移动装置和路况识别控制系统,所述隔离带移动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上的隔离护栏和与道路上车道方向垂直设置的滑动导槽,所述隔离护栏底部设有两排滚轮,每排两个滚轮,每排滚轮置于地面上可自由滑动,其中一个滚轮通过电机驱动,隔离护栏底部设有伸入到滑动导槽内的导杆,多个隔离护栏首尾相连组成可移动的道路隔离带,所述路况识别控制系统用于识别道路上交通路况,并根据路况判断通过电机驱动将道路隔离带往车辆较少一侧移动一个或多个车道。
作为改进,所述滑动导槽为深度大于宽度且设于地面下方的凹槽,所述导槽宽度不大于3cm,以减小对正常行车舒适性造成的影响。
作为改进,所述导杆设于两排滚轮之间,具体导杆为一竖直设置的钢板,钢板顶部与隔离护栏底部焊接固定,钢板底部伸入到凹槽中,并在凹槽中自由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隔离护栏首尾之间采用插销铰接相连,便于拼装和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滑轨横跨道路中间的两个车道,使得隔离带可移动范围为两个车道宽。
作为改进,所述隔离带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路况识别控制系统通信,路况识别控制系统根据识别的路况信息下达移动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递给电机驱动各个隔离护栏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路况识别控制系统包括摄像头和中央处理器,摄像头用于采集路面上车辆图片信息,中央处理器通过帧间差分法分析摄像头所采集的路面上车辆图片信息,来识别判断路况。
一种可识别路况并自动移动道路隔离带的交通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凹槽沿垂直车辆行进方向设置,使其上边缘与地面齐平,将隔离护栏底部的双滚轮置于地面上,隔离护栏下部钢板置于凹槽中,以控制整体移动方向,将各个隔离护栏之间首尾相连,即组成稳固的隔离带;
步骤二、安装好用于驱动滚轮的电机和用于通讯的无线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