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氟磺草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6476.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平;时建刚;丁金囤;王运红;司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赵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7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氟乙氧基 五氟磺草胺 三氟甲苯 磺酰氟 制备 间三氟甲基苯酚 三氟甲基苯 二氟乙烷 工艺安全 取代反应 有机溶剂 甲氧基 硫酰氟 三唑 嘧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氟磺草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间三氟甲基苯酚为原料,与2‑氯‑1,1‑二氟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得到间二氟乙氧基三氟甲苯(反应Ⅰ)(2)生成的间二氟乙氧基三氟甲苯与硫酰氟反应得到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苯磺酰氟(反应Ⅱ);(3)所生成的磺酰氟与5,8‑而甲氧基‑[1,2,4]三唑[1,5‑c]嘧啶‑2‑胺在碱的作用下,在有机溶剂(水溶性)中反应,得到五氟磺草胺(反应Ⅲ)。本方法原料便宜易得,工艺安全,操作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氟磺草胺的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五氟磺草胺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除草剂,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起除草作用。它属于传导性除草剂,一般用作水稻田除草剂。可有效杀灭稗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对多种阔叶杂草有效。
五氟磺草胺的最早合成方法由陶氏益农公司在1999年的一篇专利(US5858924)中报道,其中关键中间体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本磺酰氯是采用6-三氟甲基-2-氟苯胺为起始原料制备的。该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6-三氟甲基-2-氟苯胺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得;其次该方法需要重氮化步骤,工艺废水量大;再次合成过程需要用到剧毒的氯气。
随后陶氏益农公司在专利US20050215570和US20020037811中报道了一种以间三氟甲基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工艺。但该方法需要用甲氧基亚甲基氯做保护试剂,反复的保护、脱保护过程大大增加了合成步骤,并且用到昂贵试剂2,2-二氟溴乙烷为烷基化试剂,同样也存在使用氯气的缺点。CN102020647A和CN102001979也报道了类似的方法,存在相同的不足。
CN105294515A报道了以间三氟甲基苯酚为原料,经过2,2-二氟乙醇的磺酸酯对酚羟基烷基化,得到2-(2,2-二氟乙氧基)三氟甲苯,随后用正丁基锂等碱作用,用磺酰氯酰基化得到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本磺酰氯。这一方法很好的避免了氯气的使用,并且大大缩短了工艺步骤。但2,2-二氟乙醇的磺酸酯本身价格较高,市场上很难获得,需要自己制备,并且使用磺酰氯时由于磺酰氯中总是含有氯化氢,副反应较多,反应收率一般在50%以下,原料利用率低,三废处置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五氟磺草胺的新方法,本方法不使用高毒或剧毒气体、条件温和、易于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五氟磺草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向含有间三氟甲基苯酚与碱的有机溶剂中,加入2-氯-1,1-二氟乙烷反应(反应Ⅰ),反应结束后用水洗涤,分液,有机相脱溶后得到间二氟乙氧基三氟甲苯;(2)生成的间二氟乙氧基三氟甲苯在醚类溶剂中与有机碱反应生成相应苯基盐,随后与硫酰氟反应(反应Ⅱ),反应结束后加入少量水淬灭反应,蒸馏除去溶剂,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分液、有机相脱除溶剂得到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苯磺酰氟(原料A);(3)所生成的磺酰氟(原料A)与5,8-而甲氧基-[1,2,4]三唑[1,5-c]嘧啶-2-胺(原料B)在碱的作用下,有机溶剂中反应(反应Ⅲ),反应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到5~6,低温搅拌析出五氟磺草胺粗品,精制得到精品。
所述的反应Ⅰ中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化钠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钾、叔丁醇钾、氢化钠。
所述的反应Ⅰ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优选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
所述的反应Ⅰ的反应温度为20~60℃。
所述的反应Ⅰ的反应压力为0 ~0.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赵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赵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