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远程操控垃圾负压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6484.8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吕仁良;吕烜;刘先廷;刘优萍;梁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楷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1/12;E02B15/10;B63H21/17;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远程 操控 垃圾 压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操控垃圾负压船,包括双船体,所述双船体由两个单船体组成,两个单船体之间的中部下方设有连接梁,连接梁的两端固定在对应的单船体的侧壁上;所述两个单船体的前部的相对的侧壁板上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壁面上固定有移动支撑板,移动螺杆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移动支撑板上,后方的移动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带动移动螺杆转动,移动块螺接在移动螺杆中,移动块的顶面固定有竖直板,转动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板上,其中一个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主旋转电机,主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辊旋转;它可以远程操控进行太阳能充电,并实现自动运行并收集垃圾,其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远程操控垃圾负压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河水中经常会有树叶、塑料瓶等各种垃圾,现有河面打捞均是人工开着船进行打捞,其效率低,而且效果也差,人工劳动量大,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即使穿上雨衣也会淋湿,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远程操控垃圾负压船,它可以远程操控进行太阳能充电,并实现自动运行并收集垃圾,其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智能远程操控垃圾负压船,包括双船体,所述双船体由两个单船体组成,两个单船体之间的中部下方设有连接梁,连接梁的两端固定在对应的单船体的侧壁上;
所述两个单船体的前部的相对的侧壁板上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壁面上固定有移动支撑板,移动螺杆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移动支撑板上,后方的移动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带动移动螺杆转动,移动块螺接在移动螺杆中,移动块的顶面固定有竖直板,转动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板上,其中一个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主旋转电机,主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辊旋转;
所述两个单船体的前部顶面设有观察摄像头,观察摄像头的后连接部上固定有固定套体,固定套体的底端固定在单船体的顶板上;
所述两个单船体中部之间设有进料套体,进料套体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两个单船体的相对壁板的外侧壁上,进料套体的顶端处于转动辊的后部下方,进料套体的底端有底部循环壳体,底部循环壳体的后端顶面设有直流潜水泵,直流潜水泵的下泵体固定在底部循环壳体的后端顶面上,进料套体的正下方的底部循环壳体的顶板上具有多个进水通孔,进料套体与底部循环壳体相通,下泵体的正下方的底部循环壳体的顶板上具有多个出水通孔,下泵体与底部循环壳体相通,下泵体后壁板上通接有排水管;
所述单船体的后壁板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伺服运行电机,伺服运行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单船体的后壁板并固定有螺旋桨;
所述单船体的后壁板上设有船舵。
所述单船体的后部内侧壁上固定有后驱动支撑板,后驱动支撑板的壁面上固定有方向调节电机,方向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后驱动支撑板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螺杆螺接在伸缩杆的内端具有的螺孔中,伸缩杆插套在单船体的后壁板上具有的导向通孔中,伸缩杆的外端伸出单船体的后壁板并铰接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插套在水平杆上具有的长形通槽中,水平杆的端部固定在竖直连接轴上,竖直连接轴的上部和下部均铰接在单船体的后壁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的铰接块上,竖直连接轴的中部固定有船舵。
所述船舵处于螺旋桨的正上方,第一铰接轴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水平杆处于限位块与伸缩杆的端部之间。
所述伸缩杆的内端外侧壁上固定有横向块,后驱动支撑板上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套在横向块中;
所述导向通孔中插套有密封套,密封套的外侧壁固定在导向通孔的内侧壁上,伸缩杆插套在密封套中。
所述移动块的侧壁上固定有自润滑层,自润滑层压靠在单船体的侧板的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楷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楷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