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的全自动蓄电池极板包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7131.X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干连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丰泽雅志电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B65H35/06 |
代理公司: | 35213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膜 输送机构 裁切 负压 吸膜 大极板 多层 极板 蓄电池极板 包片机 导向辊 叠放 工位 全自动包装 输送辊组件 包装通道 间隙形成 送板机构 周向设置 脉冲式 切膜刀 输入端 小极板 压合辊 布设 包覆 包膜 出料 堆叠 | ||
全自动蓄电池极板包片机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极板,第一、第二送板机构,堆叠多层小极板的多层极板叠放工位;还包括输入端与多层极板叠放工位对接的大极板堆输送机构,大极板堆输送机构沿出料方向上设置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该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包括:依次布设的包装膜输送辊组件、包装膜压合辊组件、脉冲式切膜刀、负压吸膜辊,该负压吸膜辊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若干负压吸膜孔;负压吸膜辊下方设有包装膜导向辊,包装膜导向辊和所述负压吸膜辊之间的间隙形成供大极板堆通过的包装通道。本发明的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能够实现全自动包装膜裁切输送,使得经过该机构的大极板堆包覆有包装膜,以便为后续进行包膜工序提供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极板包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蓄电池极板包片机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正极片、负极片、隔板纸组装为极群,隔板纸是包夹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因此行业内通常称之为“包片”或“包板”工序。传统的“包片”工序,多以人工操作为主,操作工人先取一片负极片,用裁好的隔板纸两面包夹正极片并叠放负极片上,保证每一组正、负极片之间都有隔板纸,循环上述操作,完成整个包片及组装,不仅效率低,而且包片质量也不高,极片上掉落的铅尘也会对操作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现有公开的包片机虽采用了自动化的加工方式,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 02263 226 B、授权公告号CN1 0 256991 2 B、申请公布号CN1 03 9287 01 A、授权公告号CN103066335B等公开的包片机,但是都不能够完全实现全自动包片,而且包片效率也不高,也容易造成铅尘掉落。
现有公开的包片机还没具有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不能给极板堆输送包装膜,不能为后续进行包膜工序提供准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包片机智能化程度低、包片效率低、铅尘易掉落等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蓄电池极板包片机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全自动蓄电池极板包片机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第一极板的第一送板机构;
输送第二极板的第二送板机构;
设置在所述第一送板机构的出料端的第一起板机构;
设置在所述第二送板机构的出料端的第二起板机构;
设置在所述第一起板机构和第二起板机构的下板工位上的极板输送机构,所述极板输送机构具有用以输送第一极板的下层输送通道和用以输送第二极板的上层输送通道,所述下层输送通道和所述上层输送通道在出料端重合形成单极板叠放工位,使得第一极板在该工位上叠放在第二极板上,形成小极板堆;
设置在所述极板输送机构的上层输送通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起板机构的下板工位和第二起板机构的下板工位之间的送纸切纸机构,第一极板经过所述送纸切纸机构之后包覆有纸片;
设置在所述极板输送机构的单极板叠放工位的出料端的叠板机构,所述叠板机构将所述单极板叠放工位上的小极板堆转移至多层极板叠放工位,使得多层小极板堆叠放在一起形成大极板堆;
输入端与所述多层极板叠放工位对接的大极板堆输送机构,所述大极板堆输送机构沿出料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和包装膜包覆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板机构和第二送板机构均为链条送板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起板机构和第二起板机构均为负压吸盘式起板机构,所述负压吸盘式起板机构包括:
起板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丰泽雅志电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丰泽雅志电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