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供电塔机旋转吊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7321.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殷晨波;付亮;胡模;张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2 | 分类号: | B66C13/22;B66C13/40;H02J7/14;H02K7/18 |
代理公司: | 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钩 发电机构 蓄电机构 大带轮 旋转吊具 转动机构 自供电 驱动 塔机 机械能转化 电能存储 升降 发电 供电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电塔机旋转吊具装置,包括吊钩以及大带轮,与大带轮连接的发电机构、与发电机构连接的蓄电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吊钩旋转的吊钩转动机构,大带轮带动发电机构发电,发电机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机构,蓄电机构向吊钩转动机构供电驱动吊钩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自供电塔机旋转吊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动旋转吊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吊具在运动时,特别是在吊有负载下降时,由于钢丝绳与滑轮有摩擦作用,吊具重力势能转化为动滑轮的动能,在当前能源紧缺的状态下,有必要对这部分动能转化回收再利用。同时,由于吊具为电动控制,在驱动电机时,需要额外的电缆线为电机进行 供电,传统的供电方式很容易钩挂到电缆,影响吊具实际的操作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供电塔机旋转吊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电塔机旋转吊具装置,包括吊钩、动滑轮组及大带轮,吊具在起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动滑轮组的转动带动大带轮的旋转,包括与大带轮连接的发电机构、与发电机构连接的蓄电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吊钩旋转的吊钩转动机构,大带轮带动发电机构发电,发电机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机构,蓄电机构向吊钩转动机构供电驱动吊钩旋转。
本发明中,发电机构包括小带轮,所述小带轮安装在增速器的前端,增速器的末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永磁发电机相连,蓄电机构包括连接装置、蓄电池组和逆变器,永磁发电机连接到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输出端依次连接蓄电池组和逆变器,逆变器连接控制模块,吊钩转动机构包括吊具减速电机、小齿轮和连接吊钩的大齿轮;控制模块驱动吊具减速电机,吊具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吊钩转动。
本发明中,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永磁发电机和蓄电池组之间,连接装置包括检测控制单元与整流单元,检测控制单元包括检测控制器,检测控制器一端连接到蓄电池组,另一端分别连接行程控制开关和电信号开关。
本发明中,所述整流单元为桥式整流电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包括A输入端、B输入端、C输出端和D输出端,C输出端分别连接行程控制开关和电信号开关,蓄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到电信号开关,蓄电池组的负极连接到D输出端。
本发明中,检测控制器检测蓄电池组的电量,并将电信号以开关量的信号输出给电信号开关,控制电信号开关的动作,检测控制单元检测永磁发电机转子的正反转动作情况,进而控制行程控制开关的动作;通过旋转编码器检测永磁发电机转子的正反转动作情况;
若检测电量反馈信号表示电量不足时,检测控制单元在吊钩上升和下降时都将电路输出端与蓄电池组的正负极端导通,使得永磁发电机向蓄电池组充电;若检测电量反馈表示充足,检测控制单元控制吊具上升时不充电,只在吊具下降时充电。通过电压或电流传感器检测电量,是现有技术。
本发明中,所述蓄电池组内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分别连接控制模块和吊具减速电机的输入端。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模块为远程网端变频器控制模块,接收外部操作信号,并发出指令实现吊具减速电机的启停与正反转控制。
本发明中,还包括基座,基座为U型支座,增加安全性能。
本发明中,所述U型支座内设有用于控制平衡的平衡重,用于控制装置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或其 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吊具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侧方位结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