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微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7519.X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1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廖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周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表面 发光二极管结构 吸光层 电路基板 发光元件 发光区 反射层 外围区 微显示器 像素结构 环绕 使用率 侧壁 制造 暴露 延伸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微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发光二极管结构包含电路基板、发光元件、吸光层以及反射层。电路基板具有顶表面,且此顶表面包含发光区以及外围区,其中外围区环绕发光区。发光元件设置在位于发光区的顶表面上。吸光层设置在位于外围区的顶表面上并环绕发光元件。吸光层具有第一部分及位于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反射层覆盖电路基板的顶表面并延伸至吸光层的第一部分的侧壁,其中第二部分暴露于反射层之外。此发光二极管结构可提高对比度并增加光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一种制造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方法以及一种微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背景技术
微型显示器市场成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微型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张,以及如头戴显示器(HMD)、电子取景器(EVF)及抬头显示器(HUD)等可携式设备的普及。微型显示器具有高亮度、低成本且易于制造的优势。随着微型显示器设备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行为的改变,对微型显示器所要求的解析度与色彩对比度日渐提升。对此,找寻下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达到较佳的显示品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也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此发光二极管结构可提高对比度并增加光的使用率。
上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包含电路基板、发光元件、吸光层以及反射层。电路基板具有顶表面,且此顶表面包含发光区以及外围区,其中外围区环绕发光区。发光元件设置在位于发光区的顶表面上。吸光层设置在位于外围区的顶表面上并环绕发光元件。吸光层具有第一部分及位于此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反射层覆盖电路基板的顶表面并延伸至吸光层的第一部分的侧壁,其中第二部分暴露于反射层之外。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电路基板的顶表面包含两个导电垫位于发光区,且发光元件设置于两个导电垫上。两个导电垫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反射层于两个导电垫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至少大于上述距离的1/3倍。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电路基板的顶表面可包含保护层。此保护层位于外围区且吸光层设置于保护层上。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可还包含封装层配置在发光元件上。封装层的顶表面与吸光层的顶表面实质上齐平。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可还包含偏光片配置在封装层及吸光层上。偏光片直接接触吸光层的第二部分的顶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吸光层具有第一高度(h1)且吸光层的第二部分具有第二高度(h2)。第二高度(h2)与第一高度(h1)的比值(h2/h1)为约0.2至约0.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可还包含粘着层。此粘着层可夹设于电路基板的顶表面与反射层之间以及吸光层的第一部分与反射层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显示器的像素结构,此微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包含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结构。本发明公开的微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可实现高色彩品质、高可靠性以及在强光下的高可视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电路基板,电路基板具有顶表面,顶表面包含发光区以及环绕发光区的外围区,其中电路基板的顶表面包含两个导电垫位于发光区;形成吸光层覆盖电路基板;图案化吸光层,以暴露出位于发光区的顶表面;形成反射层覆盖电路基板以及吸光层;图案化反射层,以暴露出吸光层的顶表面、吸光层的侧壁的一部分以及两个导电垫之间的顶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在发光区中设置发光元件并电性连接两个导电垫。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在图案化吸光层的步骤之后,但在形成反射层的步骤前,还包含形成粘着层覆盖电路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封装方法及LED
- 下一篇:LED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