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双引导圆盘的有序智能化回转型立体车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8943.6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章浩伟;杨俊彦;刘颖;陈亮;孙思;任筱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E04H6/42;G07B15/02;G06K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车库 载人电梯 车库 车辆监控系统 垂直轨道 回转机构 圆盘系统 回转型 智能化 滑索 钢丝 车厢 角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停车位 无人化 轨道 监管 汽车 | ||
1.一种带有双引导圆盘的有序智能化回转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库、第二车库、双引导圆盘系统和车辆监控系统;
所述第一车库包括第一立体车库框架、左一载人电梯、右一载人电梯、第一载车电梯回转系统、第一车厢;
所述第二车库包括第二立体车库框架、左二载人电梯、右二载人电梯,第二载车电梯回转系统、第二车厢;
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和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均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和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的外部设置有框架式玻璃幕墙;
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承载所述左一载人电梯、所述右一载人电梯和所述第一载车电梯回转系统;
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承载所述左二载人电梯、所述右二载人电梯和所述第二载车电梯回转系统;
所述左一载人电梯和所述右一载人电梯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外部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第一车库的每一层都设置有第一背部通道,所述第一车厢设置有前门和后门,所述第一背部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车厢的后门和所述左一载人电梯,或者所述第一背部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车厢的后门和所述右一载人电梯;
所述左二载人电梯和所述右二载人电梯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外部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第二车库的每一层都设置有第二背部通道,所述第二车厢设置有前门和后门,所述第二背部通道连接所述第二车厢的后门和所述左二载人电梯,或者所述第二背部通道连接所述第二车厢的后门和所述右二载人电梯;
所述第一载车电梯回转系统包括第一链条式回转机构、第一双侧垂直轨道、第一中间钢丝滑索轨道;
所述第二载车电梯回转系统包括第二链条式回转机构、第二双侧垂直轨道、第二中间钢丝滑索轨道;
所述双引导圆盘系统包括左引导圆盘、右引导圆盘,设置在所述左引导圆盘底部的左盘压力传感器和左盘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右引导圆盘底部的右盘压力传感器和右盘角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引导圆盘的有序智能化回转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侧垂直轨道为T形导轨,限制所述第一车厢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双侧垂直轨道为T形导轨,限制所述第二车厢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引导圆盘的有序智能化回转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式回转机构包括第一上驱动链轮、第一下驱动链轮、第一链条、第一对称式支撑架;所述第二链条式回转机构包括第二上驱动链轮、第二下驱动链轮、第二链条、第二对称式支撑架;
所述第一上驱动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一下驱动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内部的下端,所述第一上驱动链轮的中心和所述第一下驱动链轮的中心均位于所述第一立体车库框架的左右对称轴线上;当所述第一车厢在所述第一载车电梯回转系统中的上半段圆弧做圆周运动时,所述第一车厢绕所述第一上驱动链轮的中心旋转,当所述第一车厢在所述第一载车电梯回转系统中的下半段圆弧做圆周运动时,所述第一车厢绕所述第一下驱动链轮的中心旋转;
所述第二上驱动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二下驱动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内部的下端,且所述第二上驱动链轮的中心和所述第二下驱动链轮的中心均位于所述第二立体车库框架的左右对称轴线上;当所述第二车厢在所述第二载车电梯回转系统中的上半段圆弧做圆周运动时,所述第二车厢绕所述第二上驱动链轮的中心旋转,当所述第二车厢在所述第二载车电梯回转系统中的下半段圆弧做圆周运动时,所述第二车厢绕所述第二下驱动链轮的中心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引导圆盘的有序智能化回转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包绕所述第一上驱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下驱动链轮,进行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上驱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下驱动链轮由主驱动系统控制;所述第二链条包绕所述第二上驱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下驱动链轮,进行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上驱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下驱动链轮由所述主驱动系统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89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停车建筑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立体停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