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用楼宇门禁联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5636.9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伍超;张鸿恺;周原;杨亚龙;郑长勇;谢陈磊;蒋婷婷;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38 | 分类号: | G07C9/38;G07C9/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楼宇 门禁 联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用楼宇门禁联动控制系统,包括主处理器、门禁控制模块、第一摄像头、人脸获取模块、验证模块、数据库、通讯交互模块、辅助处理器、临时数据库、单元门控制模块、云存储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第二摄像头;所述云存储模块通过GPRS网络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相连;本发明通过人脸获取模块和数据库的设置,使得小区内的业主在回家时能够自动判断是否为本小区内的业主,如果是则会自动打开门禁;如果不是则需通过辅助验证端进行辅助验证;通过通讯交互模块以及临时数据库的设置,使得本发明能让小区内的单元门控制模块自动判定是否已获得进入权限,而且对于本小区业主,如果不是本单元楼的进入该单元楼能够进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禁控制系统领域,涉及联动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智能建筑用楼宇门禁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建筑智能化工程又称弱电系统工程,主要指通讯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简称5A。其中包括的系统有: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通讯系统工程,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工程,车库管理系统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广播系统工程,会议系统工程,视频点播系统工程,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工程,可视会议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计算机机房工程,一卡通系统工程。
而当前智能建筑中使用的门禁系统不够智能化,而且无法联动使用,为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用楼宇门禁联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建筑用楼宇门禁联动控制系统,包括主处理器、门禁控制模块、第一摄像头、人脸获取模块、验证模块、数据库、通讯交互模块、辅助处理器、临时数据库、单元门控制模块、云存储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第二摄像头;所述云存储模块通过GPRS网络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小区门口用于实时监控小区门口情景,所述第一摄像头与人脸获取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小区单元门门口处,用于实时监控单元门口处情景,所述第二摄像头与人脸识别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小区门口处第一视频信息并将第一视频信息传输到人脸获取模块,所述人脸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视频信息中自动获取第一人脸信息并将第一人脸信息传输到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将第一人脸信息与数据库内存储的业主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在比对到一致时向主处理器传输第一人脸信息及对应的业主信息,所述主处理器在接收到验证模块传输的第一人脸信息及对应的业主信息时向门禁控制模块传输开门命令,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用于打开小区门禁;
所述主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通讯交互模块向辅助处理器传输第一人脸信息和业主信息,所述辅助处理器向临时数据库传输第一人脸信息和业主信息形成临时数据库;
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单元楼门口处第二视频信息并将第二视频信息传输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从第二视频信息中自动获取第二人脸信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将第二人脸信息与临时数据库内的第一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在比对一致时向辅助处理器传输开门信号,所述辅助处理器在接收到人脸识别模块传输的开门信号时向单元门控制模块传输开门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模块上还电连接有辅助验证端,所述辅助验证端设置在小区门口保安室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5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