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模拟移动床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6539.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范丛山;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叶黄酮提取物 黄酮类化合物 银杏叶提取物 模拟移动床 进料液 式II 模拟移动床系统 黄酮化合物 甲醇溶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模拟移动床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适量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将其配制成浓度为40‑60g/L的甲醇溶液作为进料液;(2)将步骤(1)得到的进料液进入模拟移动床系统分离得式I结构的黄酮化合物;步骤(1)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中式I、式II化合物的含量在25%以上,式I、式II结构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移动床分离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模拟移动床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银杏叶中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内酯化合物、有机酸类等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防止衰老、抑菌抗病毒等功效,且安全可靠,食用健康,可用于加工药品和保健食品。
对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热点,申请人在先申请(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081278.4、201810081276.5)公开了一种利用酶解、碱醇提、调酸、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吸附的方法,得到了一种黄酮提取物,该提取物中含有两种新的黄酮成分(式I和式II),式I和式II的总含量在其25%以上,以及进一步经凝胶柱、HPLC制备得到式I和式II化合物。然而得到的式I和式II化合物仅为几毫克,极大限制对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由于式I化合物在补体抑制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因此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模拟移动床技术从黄酮提取物中分离式I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在先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081276.5)公开了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6-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浸泡6-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0-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
(2)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适量的水分散后,用酸调pH至4-5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后得萃取物;
(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
步骤(1)所述粉碎优选粉碎至20-80目,每千克银杏叶使用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2.0-2.5L,每千克银杏叶使用无水乙醇4.0-5.0L,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
步骤(2)中水的用量优选每克粗提物使用10-15mL水,酸优选稀盐酸、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乙酸乙酯萃取优选2-3次,每次萃取使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优选为水体积的2-3倍;
步骤(3)中大孔树脂的型号优选AB-8或D101型;
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中式I、式II化合物的含量在25%以上,式I、式II结构如下:
本发明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利用模拟移动床从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上述方法步骤(3)制备得到)分离式I结构的黄酮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适量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将其配制成浓度为40-60g/L的甲醇溶液作为进料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进料液进入模拟移动床系统分离得式I结构的黄酮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6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