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罩内板及发动机罩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5743.X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田朝;张建民;邢栋;李帅飞;王伟强;张凯;严茄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2D25/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罩内板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及发动机罩和车辆,本发明的发动机罩内板包括内板本体,还包括位于内板本体的中部、并为轴对称结构的减重单元,设于内板本体上的胶接单元,以及位于减重单元与内板本体的外边沿之间的安装单元,且减重单元包括形成于内板本体上的分隔布置的多个减重孔,胶接单元至少包括形成于各减重孔内边沿处的构造有涂胶槽的凸起,安装单元包括形成于内板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构造有制件安装位的安装面。本发明的发动机罩内板通过设置由圆形减重孔、梯形减重孔、三角形减重孔以及扇形减重孔共同构成的减重单元,可使得内板本体上的减重孔结构面积较大,从而能够使发动机罩内板具有较好的减重效果,进而可满足发动机罩总成的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内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发动机罩内板的发动机罩,以及一种具有该发动机罩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内板与发动机罩外板为发动机罩总成的主要部件,两者构成了发动机罩的主体结构,以能够对发动机舱进行遮盖,并起到防水、防尘、防热及降噪的作用。其中,发动机罩内板又可对发动机罩外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以保证发动机罩外板不易变形,同时,发动机罩内板还可为周边部件提供安装点,以保证各部件的顺利布置。不过,现有的发动机罩内板仍存在重量较大,使得发动机罩总成开启力大,以及用于发动机罩内、外板连接的减震膨胀胶容易开裂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罩内板,以可具有较好的减重效果,而满足发动机罩总成的轻量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包括内板本体,还包括:
减重单元,位于所述内板本体的中部、并为轴对称结构,且所述减重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内板本体上的分隔布置的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包括居于中部的圆形减重孔,以及沿所述减重单元的对称轴线分设于所述圆形减重孔两侧的三角形减重孔和第一梯形减重孔,还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对称轴线两侧的与所述圆形减重孔相邻的第二梯形减重孔,以及位于所述三角形减重孔和所述第二梯形减重孔外的扇形减重孔;
胶接单元,设于所述内板本体上,且所述胶接单元至少包括形成于各所述减重孔内边沿处的、构造有涂胶槽的凸起;
安装单元,位于所述减重单元与所述内板本体的外边沿之间,且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内板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构造有制件安装位的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减重孔、所述三角形减重孔和所述第一梯形减重孔均为一个,各侧的所述第二梯形减重孔与所述扇形减重孔分别为一个及两个。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板本体上,至少于相邻的所述减重孔之间的部位构造有加强筋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槽的横截面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涂胶槽的槽深在2.3~2.7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涂胶槽的槽深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及位于所述凸起上的所述涂胶槽被设置为沿所述减重孔内边沿延伸的长条状。
进一步的,环所述内板本体的外边沿成型有包边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的发动机罩内板通过设置由圆形减重孔、梯形减重孔、三角形减重孔以及扇形减重孔共同构成的减重单元,可使得内板本体上的减重孔结构面积较大,从而能够使发动机罩内板具有较好的减重效果,进而可满足发动机罩总成的轻量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罩,包括发动机罩外板,还包括固连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内侧端面上的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具有如上的发动机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