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6553.X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华周发;蒋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27/02;G01R27/2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绝缘阻抗 车体 检测 绝缘电阻 电阻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高压隔离开关 动力电池组 动力电池 检测电路 检测装置 绝缘检测 绝缘性能 正负母线 直接计算 正负极 自放电 总线端 电池 引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直接计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正负极对车体的绝缘电阻值。原检测电路在动力电池组正负母线和车体之间连接了电阻,检测装置的接入降低了车体的绝缘性能,还会增加电池的自放电率;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采用高压隔离开关来控制动力电池正负总线端,在不进行绝缘检测时也不会引入检测电阻,对车体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准确有效的检测出绝缘电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抗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中许多部件包括动力电池、电机、充电机、能量回收装置、辅助电池充电装置等都会涉及高压电器绝缘问题。电动汽车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震动,酸碱气体的腐蚀、温度及湿度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动力电缆及其他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绝缘破损,使设备绝缘强度大大降低,危机人身安全。直流系统的绝缘性能直接影响直流回路的可靠性,如果直流系统中发生两点接地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目前主要的绝缘电阻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兆欧表测量法,交流信号注入法,辅助电平等方法。其中,兆欧表测量法需要产生一个高电压的激励,在蓄电池工作时会带来额外的安全隐患。而对于交流信号注入法,因为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负载复杂,工况复杂,导致电池两端的噪声、尖刺繁多,会极大的干扰注入信号的采集,最终使绝缘电阻的测量波动很大,且测量值误差很大。此外,采用辅助电平法测量绝缘电阻时,因为绝缘电阻值一般情况下都较大,所以电流值都非常小,导致难以测量。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辅助电平的内阻都为毫欧级,使得系统中直流高压蓄电池的负极相当于和车身地进行了直接连接,极大了增大了正极的危险性。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准确有效的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正极依次通过开关KG0、电阻R1、电阻R2与车身地连接,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负极依次通过开关KG4、电阻R4、电阻R3与车身地连接;
S2:在电阻R1、电阻R2所在线路的两端并联电阻R5和开关KG2,所述电阻R5和开关KG2串联连接,在电阻R3、电阻R4所在线路的两端并联电阻R6和KG3,所述电阻R6和开关KG3串联连接;
S3:在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的线路上设置电压采样点Sample_P,在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的线路上设置电压采样点Sample_N;
S4:接通开关KG0、开关KG4,断开开关KG2、开关KG3,对电压采样点Sample_N和电压采样点Sample_P进行采样,其读数为分别为an1和ap1;
S5:分别控制开关KG0、开关KG4、开关KG2和开关KG的3接通或断开,同时测量Sample_P和Sample_N两点电压值,列出Rp、Rn有关的多个方程,联立解出Rp、Rn,其中Rp为电池组正极到地的绝缘阻值,Rn为电池组负极到地的绝缘阻值。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绝缘阻抗检测方法,联立解出Rp、Rn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接通开关KG0、开关KG4、开关KG2,断开开关KG3,对电压采样点Sample_N和电压采样点Sample_P进行采样,其读数分别为an2,和ap2;
S52:接通开关KG0、开关KG4,断开开关KG2,接通开关KG3,对电压采样点Sample_N和电压采样点Sample_P进行采样,其读数分别为an3和ap3;
S53:由步骤S4、S5、S51、S52所得的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