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褪除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8325.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发;吴奎;余子健;宋卓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瑞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2 | 分类号: | C23G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8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弧氧化膜层 超声波水洗 褪膜 中和反应步骤 清水冲洗 除镁 酸蚀 合金 表面活性剂 镁合金表面 镁合金工件 产品良率 微弧氧化 效果理想 波纹度 环保型 还原剂 均匀性 络合剂 镁合金 平整度 润湿剂 酸蚀剂 有效地 生产成本 配制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褪除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酸蚀步骤、清水冲洗步骤、中和反应步骤以及超声波水洗步骤,其中,中和反应步骤和超声波水洗步骤之间以及超声波水洗步骤之后均可设置多道清水冲洗步骤,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本发明的酸蚀步骤采用精心配制而成的环保型酸蚀剂,包括主酸、表面活性剂、润湿剂、络合剂以及镁合金还原剂A等成分,在保证微弧氧化膜层褪膜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褪膜后镁合金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波纹度,具有褪膜效果理想的优点。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镁合金表面光亮如新,能够进行二次微弧氧化加工,提高产品良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褪除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方法,便于将附着有微弧氧化膜层的镁合金工件不良品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其表面易发生氧化腐蚀现象。微弧氧化技术是目前业内常用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手段之一,其又称为微等离子体氧化,通过电解液与相关电参数的组合,依靠弧光放电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条件,使得金属表面原位生长出一层连续、均匀的陶瓷膜层。微弧氧化膜层具有结合力强、硬度高、耐蚀性强等优点,能够大大地提升镁合金的耐腐蚀及耐磨特性。
目前,在镁合金工件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不良品,如表面被刮花刮伤的次品、除油不干净造成的花料产品以及储存不当造成的发霉产品,本着节约资源、重复利用的原则,需要将这些不良品予以返炉回收,但这些不良品由于表面具有致密的微弧氧化陶瓷膜,而褪除微弧氧化陶瓷膜操作繁琐而复杂,并且成本较高,而得到的褪除效果却非常不理想。
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并且褪除效果佳的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褪除方法,以达到节约产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褪除方法,其具有环保、操作简单方便以及褪除效果理想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一种褪除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要褪除微弧氧化层的镁合金工件置于酸蚀剂中浸泡,所述酸蚀剂的组成成分包括:20~40g/L的主酸,0.5~1.0g/L的表面活性剂,0.5~10g/L的络合剂、10~30g/L的润湿剂以及5~20g/L的镁合金还原剂A,所述的主酸为含氟酸或含氟酸盐或硫酸;
S2、将酸蚀剂浸泡后的镁合金工件置于清水中冲洗;
S3、将经过步骤S2水洗的镁合金工件置于碱溶液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温度为10~40℃,使得镁合金工件表面呈中性或微碱性;
S4、将完成步骤S3的镁合金工件进行超声波水洗,水洗温度为15~4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含氟酸为氢氟酸,而含氟酸盐为氟化氢胺。通过加入氢氟酸或氟化氢胺,使得其与镁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氟化镁,氟化镁附着于镁合金工件表面,从而在褪除微弧氧化膜层后,减少了酸液对镁合金工件的进一步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络合剂为磷酸、磷酸盐、柠檬酸、柠檬酸盐、酒石酸、酒石酸盐以及丁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加入上述络合剂,能够减少褪膜过程中由于腐蚀过度造成的蚀坑,从而提高褪膜后镁合金的平整度和波纹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润湿剂为丙二醇、丙三醇以及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加入润湿剂能够提高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润湿度,从而确保能够均匀地褪除微弧氧化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镁合金还原剂A为甲醛合次硫酸钠、草酸以及硫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镁合金还原剂A的作用是用于保证镁合金的崭新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碱溶液为EDTA与氢氧化钠和/或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便于后续废水处理,使得废液属于环境友好型处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瑞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嘉瑞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