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0258.7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祝云华;李达伟;周丽;马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内师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18/16;C04B14/28;C04B18/24;C04B14/02;C04B20/02;C04B20/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641100 四川省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废弃物 改性纳米碳酸钙 混凝土掺和料 改性竹纤维 热塑性树脂 凝灰岩 石粉 混凝土 致密 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搅拌 活性激发剂 均匀状态 配套性能 施工性能 掺和料 常规的 耐高温 吸水率 保水 抗折 硬块 制作 保证 | ||
1.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材料组成:
凝灰岩石粉 2~3wt%;
热塑性树脂 2~3wt%;
活性激发剂 10~25wt%;
建筑废弃物 70~80wt%,其中,建筑废弃物纯度为99%以上;
改性竹纤维: 0.1~0.4wt%;
改性纳米碳酸钙 1~5wt%;
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聚碳酸酯、热塑性聚尼龙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将1/3~2/3配方量的活性激发剂加入反应釜;
(2)开动搅拌机,加入配方量的改性竹纤维、热塑性树脂和凝灰岩石粉,并搅拌均匀;
(3)加入粉碎后的配方量的建筑废弃物,升高温度至50~60℃,进行搅拌,高速分散至涂料细度≤35um;
(4)降低搅拌机的转速,加入剩余混合溶剂,搅拌均匀;
(5)加入配方量的改性纳米碳酸钙,降低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的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5)中,整个搅拌过程温度控制在6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搅拌机转速为400~6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70~8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搅拌机转速为1100~120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搅拌机转速为560~8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40~6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搅拌机转速为25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40~6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方法为将碳酸钙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球磨至粒径为100~500nm,然后在氮气保护下以3~5℃/min下缓慢升温至400℃,烧结4~6h而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作的混凝土掺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竹纤维的改性方法为细度为将600-800目的超细粉冷冻干燥后的与二异氰酸酯溶液和多元醇溶液混合搅拌,反应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内师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内师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02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