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及其制造方法、模外转印用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1788.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盛修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J5/1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印用聚 烯烃 及其 制造 方法 复合 结构 | ||
1.一种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是由一模外转印用组合物所形成,所述模外转印用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一聚丙烯树脂、1至100重量份的一功能性树脂、1至50重量份的一填充剂以及0.1至50重量份的一添加剂,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具有介于3至20g/10min之间的熔融指数;
其中,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介于600至950%之间的纵向伸长率以及介于400至900%之间的横向伸长率,并且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至少6000psi的纵向拉伸强度以及至少4500psi的横向拉伸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树脂包含一高密度聚乙烯、一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具有介于0.3至30g/10min之间的熔融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一光稳定剂、一紫外线吸收剂、一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一乙烯基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至少34dyne/cm的表面张力。
5.一种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一模外转印用组合物进行混炼胶化,以形成一胶化料,其中,所述模外转印用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一聚丙烯树脂、1至100重量份的一功能性树脂、1至50重量份的一填充剂以及0.1至50重量份的一添加剂,且所述聚丙烯树脂具有介于3至20g/10min之间的熔融指数;以及
将所述胶化料进行压延,以形成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
其中,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介于600至950%之间的纵向伸长率以及介于400至900%之间的横向伸长率,并且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至少6000psi的纵向拉伸强度以及至少4500psi的横向拉伸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树脂包含一高密度聚乙烯、一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一低密度聚乙烯之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模外转印用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外转印用复合结构包括:
一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
一黏着层;以及
一离型层,所述离型层设置于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与所述黏着层之间;其中,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是由一模外转印用组合物所形成,所述模外转印用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一聚丙烯树脂、1至100重量份的一功能性树脂、1至50重量份的一填充剂以及0.1至50重量份的一添加剂,且所述聚丙烯树脂具有介于3至20g/10min之间的熔融指数;
其中,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介于600至950%之间的纵向伸长率以及介于400至900%之间的横向伸长率,并且所述模外转印用聚烯烃膜具有至少6000psi的纵向拉伸强度以及至少4500psi的横向拉伸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外转印用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外转印用复合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印刷层,所述印刷层设置于所述黏着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7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