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3410.7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峰;乔虹;王彬;赵春兴;万川;董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1/00;F02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捕捉器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控制器 入口处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后处理系统 汽车排气 催化器 排气管 碳化硅材质 电性连接 技术成本 主喷射 标定 预设 汽车 检测 | ||
1.一种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排气管上的DOC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所述颗粒捕捉器的载体采用碳化硅材质,所述颗粒捕捉器的入口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颗粒捕捉器的出口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DOC催化器的入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颗粒捕捉器的入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差值超过预设值时,控制燃油主喷射推迟,并在发动机的活塞运行过了上止点后,进行预设次数的喷油,完成缸内后喷,部分燃油再次燃烧以提高排气温度,使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同时后喷中部分没有完全充分燃烧的燃油进入到所述DOC催化器中再次燃烧,使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捕捉器采用壁流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捕捉器的入口处设有第一压差管,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压差管连接,所述颗粒捕捉器的出口处设有第二压差管,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差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差管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压差管的长度,所述DOC催化器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压差管和所述第二压差管支撑在所述固定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所述下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DOC催化器上,所述第一压差管和所述第二压差管夹设于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之间,所述上固定支架和所述下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捕捉器的出口处连接一颗粒捕捉器出气管,所述颗粒捕捉器出气管上设有一吊钩,所述吊钩上固定有动力吸振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预设次数的喷油时,最大喷油量为6m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500±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600±20℃。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4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尾气检测装置及其探头连接座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尾气净化装置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