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6248.4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晶晶;王德勤;董利华;匡艳辉;范冬冬;王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74;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股蓝 皂苷 提取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绞股蓝进行提取处理,以便获得绞股蓝皂苷提取物;将所述绞股蓝皂苷提取物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该方法为中药复杂成分的快速检出与结构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策略,在获取绞股蓝皂苷准分子离子峰的基础上,得到蕴含丰富结构信息的碎片离子峰,从而快速准确指认绞股蓝皂苷母核结构,侧链信息,糖的种类、数量以及连接顺序等,最终推测出绞股蓝皂苷的可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检测方法,建立绞股蓝皂苷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方法,确定绞股蓝皂苷类物质组成的方法以及确定绞股蓝来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mb.)Makino为葫芦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又名“七叶胆”、“甘草蔓”、“公罗锅底”等,有“南方人参”和“第二人参”的美誉。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作为绞股蓝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增强免疫、降血糖、调血脂、保肝、抗氧化、抗溃疡以及抗衰老等多种活性。我国绞股蓝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不同产地绞股蓝皂苷成分及其含量因品种、地域等因素影响差异很大。市面上的绞股蓝皂苷提取物因绞股蓝品种来源、提取方式等生产工艺的不同也有差异,大部分绞股蓝皂苷为微量成分,且绞股蓝皂苷多为末端吸收,目前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皂苷,该方法存在检测误差大,检测效率低,灵敏度不高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因此,值得研发新的检测技术,从而快速准确指认绞股蓝皂苷的母核结构,侧链信息,糖的种类、数量以及连接顺序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绞股蓝的定性鉴别仍以薄层色谱鉴别为主,该技术提供的鉴别信息十分有限,只能看到主要斑点即主要成分,在无对照品的情况下无法鉴别绞股蓝中含有的是哪个皂苷成分;同时该技术重现性差,灵敏度低。基于上述问题的发现,本申请发明人利用质谱检测器为中药复杂成分的快速检出与结构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策略,在获取绞股蓝皂苷准分子离子峰的基础上,得到蕴含丰富结构信息的碎片离子峰,从而快速准确指认绞股蓝皂苷母核结构,侧链信息,糖的种类、数量以及连接顺序等,最终推测出绞股蓝皂苷的可能结构,进一步判断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绞股蓝样品其皂苷类成分的组成;同时发明人采用液质联用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不同产地绞股蓝化学特征图谱,表征不同产地绞股蓝皂苷组成,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绞股蓝提供丰富的定性鉴别信息,自动分析样品,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绞股蓝的溯源分类、正本清源、品质评价、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绞股蓝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绞股蓝皂苷提取物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其中,质谱检测的条件包括:
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
毛细管电压2~2.6kV,
锥孔电压20~80V,
离子源温度110~130℃,
脱溶剂气体流量550~600L·h-1,
脱溶剂气温度390~410℃,
锥孔气体流量50~100L·h-1,
母离子碰撞能量5~7eV,
碎片离子碰撞能量20~60eV,
质量扫描范围100~2000Da,
扫描时间0.1~0.3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6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