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底泥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8743.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薛罡;刘振鸿;安婧;钱雅洁;李响;张文启;孙敏;余广杰;袁健;李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稳定 资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种河道底泥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河道底泥,于浓缩池中经重力沉降浓缩,浓缩后底泥浓度为12-25g/L;
步骤2):将浓缩后的底泥泵送至水热密闭反应罐,进行水热反应;
步骤3):水热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混合液降温后,卸料至调节池中,再通过脱水处理,分离获得水热液和水热固态产物;
步骤4):获得的水热固态产物重新投入河道水体,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及重金属,且水热固态产物可富集微生物,对水体起进一步净化作用;
步骤5):对获得的水热液进行二次水热,在水热液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铁和碱,密闭加热,反应后卸料,对二次水热后的物料进行离心分离,分离液返回至河道,分离后的污泥外运处置;
所述水热液二次水热的具体方法为:水热液注入水热密闭反应罐中,注入量为密闭反应罐容积的50%-85%,同时加入固态聚合氯化铝铁,投加量为5-30mg/L水热液,加入NaOH,投加量为20-100mg/L水热液,反应罐密闭加热并在罐内加以机械搅拌,搅拌速度20-70r/min,加热方式和底泥水热加热方式相同,加热至反应罐内温度为160-220℃,水热反应1.0-5.0h;反应结束后卸料,冷却至60℃以下,对物料进行离心,离心液返回至河道水体,离心后的污泥外运处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底泥的注入量为密闭反应罐容积的40%-85%;加热方式采用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或电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160-240℃,加热时间为0.5-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以下,脱水方式采用板框压滤或离心脱水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稳定化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热固态产物重新投入河道水体,全部均匀投加至底泥来源处的河道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7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湖淤泥资源化利用方法
- 下一篇:电渗透污泥高干脱水机滤布安装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