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辛伐他汀的重组菌株、方法以及相关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2817.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吕雪峰;梁波;杨勇;黄雪年;郑玲辉;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8 | 分类号: | C12N9/18;C12N15/55;C12N15/70;C12N1/21;C12P17/0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辛伐他汀 重组 菌株 方法 以及 相关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药物技术领域,提供了合成辛伐他汀的重组菌株、方法以及相关的酶,其中,所述重组菌株同时表达2‑甲基丁酸侧链水解酶和酰基转移酶。本发明的辛伐他汀合成方法步骤简化,杂质含量低,反应条件温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药物技术领域,涉及辛伐他汀的合成。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脂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血脂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调脂药物中以他汀类最为常用。1979年默克公司的科学家从土曲霉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了洛伐他汀,1987年美国FDA批准该物质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接着,该公司又以洛伐他汀为原料合成了辛伐他汀,其C-8位丁酸酯侧链的α-碳原子上比洛伐他汀多一个甲基,二者的作用机制相同。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最好的是阿托伐他汀,其次是辛伐他汀,因此,二者的销售额也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生产辛伐他汀的工艺和成本已成为该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目前,辛伐他汀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如CN1290261A、CN1612872A、CN1493570A所述,基本生产工艺是由两步反应组成,第一步由洛伐他汀生成莫那可林J,第二步由莫那可林J生成辛伐他汀。这些工艺的缺点是转化时间长,反应条件苛刻,环境污染大,需要昂贵和危险的化学试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第二步反应的生物转化技术已有报道,该反应利用了酰基转移酶,它可以将α-二甲基丁酰巯基丙酸甲酯(DMB-S-MMP)等酰基硫酯的酰基基团转移至莫那可林J的C8位羟基上合成辛伐他汀,如CN102703539A、CN103725726A、CN102695792A、CN102574896A、CN101490271、CN102712678A所述。然而,到目前为止第一步反应的生物转化技术尚不成熟。相关文献报道了一种2-甲基丁酰侧链水解酶(PcEST),该酶可以特异性地水解洛伐他汀生成莫那可林J,通过将PcEST引入至洛伐他汀高产菌株中,得到了生产莫纳可林J的土曲霉菌株,水解效率高达90%以上(Huang XN,Liang YJ,Yang Y,Lu XF.(2017).Single-stepproduction of the simvastatin precursor monacolin J by engineering of anindustrial strain of Aspergillus terreus.Metab.Eng.,42,109-114)。
然而,这种方式仅是改进了第一步反应,想要得到辛伐他汀还得进行第二步反应,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通过在一株微生物体内同时生产2-甲基丁酰侧链水解酶和酰基转移酶,开发出以洛伐他汀和酰基硫酯为底物的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的辛伐他汀全生物合成工艺。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2-甲基丁酸侧链水解酶,是通过定点突变野生型PcEST(SEQ ID NO:1)得到的突变体,突变位点包括第106位、第140位和第304位,突变形式为D106G、Q140L和S304G,因此,所述2-甲基丁酸侧链水解酶的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2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