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酯酶PHE21及其编码基因和在手性乙酸仲丁酯制备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14144.8 申请日: 2018-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8396016B 公开(公告)日: 2021-05-25
发明(设计)人: 胡云峰;王依龙;张云;孙爱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9/16 分类号: C12N9/16;C12N15/55;C12N15/70;C12N1/21;C12P41/00;C12P7/62;C12R1/19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胡素丽;刘明星
地址: 511458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phe21 及其 编码 基因 手性 乙酸 仲丁酯 制备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酯酶PHE21及其编码基因和在手性乙酸仲丁酯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海洋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 oryzihabitans HUP022)中克隆到了一个酯酶基因PHE2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全长为966bp,其编码的酯酶PHE2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共包含321个氨基酸。利用重组表达的酯酶PHE21作为催化剂,一方面可以直接催化水解反应制备光学纯度大于98%的(S)‑乙酸仲丁酯,另一方面还可以催化转酯反应制备光学纯度大于64%的(R)‑乙酸仲丁酯。酯酶PHE21在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酯酶PHE21及其编码基因和在手性乙酸仲丁酯制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化合物是一类由相同原子组成,立体结构互为镜像的一类化合物,不同对映体往往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活性和毒性。如苯并吗啡烷的2个对映体都有镇痛作用,但(-)的异构体服用后会成瘾,而(+)的异构体则不会;R型的“反应停”是孕妇用镇痛药和止痛药,而S型的“反应停”对胎儿则有致畸作用;抗菌药氧氟沙星的右旋体能损害肝、肾功能,但左旋的氧氟沙星药效很高,且毒性极小,其在各国上市后,深受人们的欢迎。所以在合成手性药物的过程中,前体原料的光学纯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手性仲丁醇及其酯类衍生物是重要的手性化学品和拆分剂,在工业上有很大需求,广泛用于香料工业、医药工业、洗涤剂工业和精细化工工业。如手性丁醇及其酯作为一种环保型溶剂,不仅是合成手性化合物特别是一些抗结核药(如乙胺丁醇)和一些抗血压药(如拉贝洛尔)的重要关键中间体,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硝基漆、丙烯酸漆等化工产品的溶剂和农药乳油剂等农药产业。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有:(1)化学法,即利用对映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通常有盐析法、包结法、以及组合拆分。其缺点是要求对映体之间的性质差异要大,适用的化合物不多。(2)色谱拆分,这种方法是利用填料对手性对映体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其缺点是设备昂贵,普及性较差。(3)合成法,通过设计反应来进行手性化合物的化学合成。这种方法缺点在于反应过程通常比较剧烈,耗费能量,而且反应中使用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4)生物酶法,生物脂肪酶/酯酶具有立体位点区域和底物的高度专一性,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光学纯度高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开发具有光学选择性的脂肪酶/酯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酯酶PHE21及其编码基因和在手性乙酸仲丁酯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从一株海洋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 oryzihabitans HUP022)中开发了一种新的酯酶PHE21及其编码基因PHE21,构建了含有PHE21的重组表达载体和基因工程菌,培养基因工程菌后获得酯酶PHE21,其可应用于制备手性乙酸仲丁酯。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酯酶PHE2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所述的酯酶PHE21的酯酶基因PHE21。

优选,所述的酯酶基因PHE2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所述的酯酶基因PHE21的重组表达载体。所述的表达载体,优选pET28a(+)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所述的酯酶基因PHE21的基因工程菌。所述的基因工程菌,优选大肠杆菌BL21(DE3)。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酯酶PHE21在制备(S)-乙酸仲丁酯或(R)-乙酸仲丁酯中的应用。

优选,所述的应用为酯酶PHE21在拆分(±)-乙酸仲丁酯制备得到(S)-乙酸仲丁酯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4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