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5678.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廖贤军;陈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满梓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411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发酵 鲜叶 制作 预处理 生产成本低 红茶茶汤 红茶加工 白毫茶 茶黄素 茶饮品 成品茶 植物水 醇化 黄茶 毛火 揉捻 提液 萎凋 足火 香气 加工 联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茶饮品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以凌云白毫茶鲜叶作为原料,将鲜叶用植物水提液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萎凋、揉捻、发酵、毛火、闷堆和足火处理,即得到本发明的红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联合采用红茶发酵和黄茶闷堆技术的新型红茶加工工艺,通过适当缩短发酵时间来提高成品茶中茶黄素的含量,同时又通过后续的闷堆技术来醇化红茶的滋味,制作出的红茶茶汤红艳透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厚甜爽,且本发明制作方法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嫩梢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加工而成。中国作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产品主要包括红碎茶、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红茶中具有茶黄素,茶黄素在红茶中含量一般为0.3%~0.5%,它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无毒副作用,被誉为茶叶中的“软黄金”,茶黄素在茶汤中鲜亮的颜色和浓烈的口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是检验红茶品质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目前,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产品质量强调滋味一定要醇和,由于滋味的醇化依赖发酵过程,因此加工过程中发酵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如果发酵时间适度缩短,会使红茶中重要活性成分茶黄素积累增加,但成品茶滋味不醇和,带涩味同时香气不浓;而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茶黄素含量明显下降,香气变淡等品质缺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通过改进传统红茶的加工工艺,在增加红茶中茶黄素的前提下,保障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不受损失,探索一种红茶加工的新工艺,为广大的爱茶人士提供一种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内质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锐持久、具有甜香,滋味醇厚甜爽的红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联合采用红茶发酵和黄茶闷堆技术的新型红茶加工工艺,通过适当缩短发酵时间来提高成品茶中茶黄素的含量,同时又通过后续的闷堆技术来醇化红茶的滋味,制作出的红茶茶汤红艳透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厚甜爽,且本发明制作方法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选取凌云白毫茶鲜叶,将植物水提液均匀喷雾到所述鲜叶上;其中,所述植物水提液的使用量为凌云白毫茶鲜叶质量的0.01-0.015wt%;
(2)萎凋:将步骤(1)处理后的鲜叶放于洁净的萎调席上薄摊,放置于萎凋室中,于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65-72%萎凋15-20h,得到萎凋叶;
(3)揉捻:将步骤(2)所述萎凋叶进行揉捻,所述揉捻的总时间为70-80min,得到揉捻叶;
(4)发酵:将步骤(3)所述揉捻叶摊放于红茶发酵机内,摊放厚度为6-8cm,于温度为24-28℃、湿度为93-95%的条件下,发酵2.0-3.5h,得到发酵叶;
(5)毛火:将步骤(4)所述发酵叶放置于自动烘干机中,于105-115℃温度下进行毛火处理8-10min;
(6)闷堆:将毛火处理后叶片置于竹筐中进行闷堆,堆高厚度55-65cm,表面覆盖保温闷堆3-4h;
(7)足火:将闷堆处理后叶片置于自动烘干机中,于温度为85-89℃条件下进行足火处理,即得到红茶成品。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凌云白毫茶鲜叶为凌云白毫茶的一芽2-3叶鲜叶。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植物水提液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32份玫瑰花瓣、15-20份蒺藜、10-12份杜仲、6-8份油甘子、5-7份小通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满梓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满梓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进出料茶叶揉捻机
- 下一篇:一种减脂降压菊花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