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套筒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7634.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赖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传荣 |
主分类号: | B21K5/00 | 分类号: | B21K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李夫玲;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屏***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冲压 短套筒 凹坑 第一端 薄壁 倒角 锻打挤压 径向扩展 贯通孔 缩颈部 杆部 盲孔 模具 制造 邻近 预备 | ||
一种短套筒的制造方法,在原料的第一端成型岀第一倒角并接着成型岀第一凹坑,且在原料的第二端成型岀第二倒角。接着锻打挤压原料而依序形成径向扩展的头部、缩颈部,及杆部,并在原料的第二端成型岀第二凹坑,再沿所述第二凹坑在原料冲压出预备盲孔,及邻近于所述第一端的薄壁,即可自所述薄壁进行冲压而形成贯通孔。最后,只要分别以所需形状的模具自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进行冲压,即可形成截面为对应形状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在简化步骤的情况下制成短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短套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本案申请人于本案提出申请前所申请的中国台湾第106127883号发明专利申请案,其中揭示一种短套筒的制造方法,依序包含下列步骤:
准备一原料5,该原料5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51与一第二端52。在该原料5的第一端51成型出一第一倒角511。
在该原料5的第一端51成型出一第一凹坑512,并在该原料的第二端52成型岀一第二倒角521。
锻打该原料5,使该原料5具有一个由该第二端52朝向该第一端51方向延伸的头部53、一个由该第一端51朝向该头部53方向延伸的杆部54,及一个一体连接于该头部53与该杆部54间的缩颈部55,该缩颈部55的断面是由该头部53朝向该杆部54方向渐缩。
挤压该原料5,使该原料5的头部53径向扩展,且在该原料5的第二端52成型出一第二凹坑522。
沿该第二凹坑522挤压该原料5的第二端52,实际上必须先形成一截面为圆形的初始槽孔5221,再利用截面为四边形的模具挤压,成型出一由该第二端52朝向该第一端51延伸且截面为四边形的第二凹槽523。
沿该第一凹坑512挤压该原料5的第一端51,实际上同样也必须先形成一截面为圆形的初始槽孔5121,再利用截面为六边形的模具挤压,成型出一由该第一端51朝向该第二端52延伸且截面为六边形的第一凹槽513,及一介于该第一凹槽513与该第二凹槽523间的分隔壁56。
最后,只要再去除该分隔壁56的至少一部分以连通该第一凹槽513与该第二凹槽523,即能制成该短套筒。
然而,为了再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以提升单位时间的产量,必须在维持相同品质的情况下,简化加工的步骤。特别是在成型截面为六边形的该第一凹槽513,及截面为四边形的该第二凹槽523时,都必须先挤压而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初始槽孔5121、5221,再利用对应型态的模具继续成型为特定的型态。若能有效简化此部分的加工步骤,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化步骤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短套筒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短套筒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准备步骤:准备原料,所述原料具有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初成型步骤:在所述原料的第一端成型出第一倒角。
续成型步骤:在所述原料的第一端成型出第一凹坑,并在所述原料的第二端成型第二倒角。
锻打扩径步骤:锻打并挤压所述原料,在所述原料的第二端成型出第二凹坑,且使所述原料具有长度由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延伸且宽度径向扩展的头部、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头部方向延伸的杆部,及一体连接于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间的缩颈部,所述缩颈部的断面是由所述头部朝向所述杆部方向渐缩。
冲孔步骤:沿所述第二凹坑冲压所述原料,成型岀自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杆部的预备盲孔,及封挡于所述预备盲孔的一端且邻近于所述第一端的薄壁。
贯通步骤:冲压所述薄壁,形成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传荣,未经赖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