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扒鸡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7820.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8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50 | 分类号: | A23L13/50;A23L13/70;A23L5/41;A23L5/10;A23P2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62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扒鸡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扒鸡生产系统,包括吊篮转运机构,吊篮转运机构的转运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盛装扒鸡的吊篮,吊篮转运机构的输送方向上顺序布置有上色槽及油炸槽,吊篮转运机构转运吊篮沉降至上色槽及油炸槽的液面下方,上色槽、油炸槽及吊篮转运机构上设置有拨动机构,拨动机构拨动吊篮呈现前后摆动及转动的姿态,所述吊篮转运机构的旁侧设置有焖煮锅,上述的上色及油炸工序均通过吊篮及吊篮转运机构进行转运,并吊送吊篮至上色槽及油炸槽内进行上色及油炸,上述的拨动机构拨动吊篮呈现前后摆动及转动的姿态,以实现对鸡表面充分的浸润,以及确保鸡的油炸效果,从而确保鸡表面的色泽金黄及焖煮后绵润的口感。
本发明涉及扒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扒鸡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扒鸡是我国传统的特色美食,扒鸡具有口感绵软、酥烂脱骨、肉香四溢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扒鸡的烹制方法实际上是取之于中国传统的烹制技法中的“扒”制技法,将扒鸡通过上色、油炸处理后,需要将油炸后的整鸡落入锅中进行宽汁大煮,所谓宽汁大煮是将处理好后的整鸡落入盛装有老汤及新的香料的锅中浸没,并且文火慢煮,直至整鸡完全入味并呈现酥烂的口感,并且扒鸡外形保持完整。
扒鸡在进行煮制之前,大致需要经过造型—腌制—上色—油炸—焖煮等工序,造型工序中,需要将洗净并由腹部掏空的鸡的爪子、脖子及头进行盘叠,使得鸡肉更加紧凑,避免焖煮过程中,鸡肉出现的散乱问题;腌制工序中,主要是对鸡进行初次入味、去除鸡肉的腥味;上色工序中,将腌制后的鸡肉放置调配好的糖水中浸没,以确保油炸工序中,鸡皮能够呈现金黄色,并且增强鸡肉的肉香;焖煮工序中,将油炸好的鸡肉进行长时间焖煮,即可烹制出色泽鲜亮、口感绵软、酥烂脱骨的扒鸡。现有的扒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产量较大,其中上色、油炸、焖煮工序中自动化的水平较低,而且作为扒鸡制作的关键步骤中的上色、油炸工序,通过人工的方式操作鸡的上色及油炸很难确保鸡的上述及油炸的均匀性,对于扒鸡的口感及成型基础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扒鸡生产系统,能够提高扒鸡、油炸、焖煮工序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扒鸡上色、油炸的效果,提高扒鸡制作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扒鸡生产系统,包括吊篮转运机构,所述吊篮转运机构的转运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盛装扒鸡的吊篮,所述吊篮转运机构的输送方向上顺序布置有上色槽及油炸槽,吊篮转运机构转运吊篮沉降至上色槽及油炸槽的液面下方,所述上色槽、油炸槽及吊篮转运机构上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拨动吊篮呈现前后摆动及转动的姿态,所述吊篮转运机构的旁侧设置有焖煮锅。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上色槽及油炸槽之间设置有晾干机构,所述晾干机构包括设置在吊篮转运机构两侧的晾干风管,所述晾干风管与气源连通,所述晾干风管的出风口指向吊篮。
所述吊篮转运机构包括环状输送链,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环状输送链位于环状槽钢上转动且转动面水平,所述环状输送链的周向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吊杆,所述吊篮挂设在挂设在吊杆的下端,所述上色槽及油炸槽上方位置的环状槽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吊杆竖直升降动作对应吊篮的下端面远离上色槽及油炸槽的槽口及吊篮的上端面位于上色槽及油炸槽的槽口下方两种动作。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吊杆下端的套管,所述套管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设置有翻边,所述套管的下管口设置成收口状结构,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翻边及套管的下管口收口端抵靠,所述环状槽钢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条状且沿着环状槽钢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向块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由环状槽钢的下侧面悬伸至导向块的下端面,所述滑杆的上端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轮芯水平且与导向块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导向轮抵靠在导向块两端的导向斜面及下端面位置处;所述滑杆的下杆端伸出套管的下管口与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竖直且下端设置有吊挂吊篮的吊钩,所述拨动机构拨动转动杆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