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0281.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元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32;A61L15/42;A61L15/64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 |
地址: | 215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性 止血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且制备得到的止血敷料具有两层结构,生物吸收膜与生物吸收性多孔物质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制备得到的止血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愈合后,能够被生物分解吸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创伤的医治和护理中,止血用品是必备之一,如日常中普遍使用的“创口贴”等,因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这些止血用品往往存在止血时间过长,伤口处受组织液长时间浸泡而肿胀,对大面积、高深度伤口止血效果不理想,抗菌抑菌能力差等不足之处,不利于伤口愈合。
在处理病人伤口时,需要在伤口上覆盖敷料,防止细菌侵入和防止水分损失。传统的敷料如纱布、绷带等对创面虽有保护作用,但保湿吸液能力差,只能吸收自身重量的4-5倍,而且对于一些伤口在移除传统敷料时,敷料容易粘连伤口组织,造成二次伤口破坏;因此,在外科手术中,也常常需要一些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敷料来防止器官黏连。
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止血效果好、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止血敷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止血敷料不利于伤口愈合,进而提供一种止血效果好、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可吸收的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颗粒研磨至粉末状,将其溶于水中,配成质量分数为0.5%~10%的胶状液体,加入海藻酸钠,搅拌均匀后,倾倒在玻璃或不锈钢板上,流延成膜,晾干即得薄膜状的生物吸收膜;
(2)取天然高分子材料的颗粒研磨至粉末状,将其加入到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取海藻酸钠,与溶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一起混合,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即生成了物理交联的水凝胶;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水凝胶用水洗涤,再将步骤(1)中所得的所述生物吸收膜放入模具中,并将所述水凝胶倒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直接干燥或是将模具于-10℃以下,冷冻2~5h后冷冻干燥,即得到与所述生物吸收膜复合的所述可吸收性止血敷料。
优选地,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为骨胶原、明胶中的一种。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与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3):1。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与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5):1。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海藻酸钠与所述溶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混合条件为:先以200-500r/min快速搅拌5-10分钟,然后再以100-200r/min搅拌10-20分钟。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海藻酸钠与所述溶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溶液加热的条件为50-80℃。
优选地,所述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厚度为0.5-3.5cm。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为生物可吸收性的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愈合后,能够被生物分解吸收,不残存异物;
2、本发明所述的可吸收性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通过3个步骤,制备得到具有两层结构的止血敷料,即生物吸收膜与生物吸收性多孔物质层。生物吸收性多孔物质层与创伤表面贴合,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所述生物吸收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不与细胞、组织接触,防止所述生物吸收性多孔物质层的水分通过,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有利于创面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元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元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油布悬挂装置
-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体设计的功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