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膜的成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4012.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辰夫;秋田靖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B29C47/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膜 有效宽度 熔融树脂 成膜 吹送空气 冷却辊 吹出 膜厚 材料成品率 分离距离 设定条件 吹送 风量 内缩 固化 模具 冷却 硬化 挤出 出口 | ||
1.一种树脂膜的成膜方法,利用位于在模具开设的出口的下方并进行旋转的冷却辊来接取从该出口向下方挤出的熔融树脂,一边从空气吹出嘴向该熔融树脂的两端吹送空气而使该两端硬化,一边以该冷却辊的表面使该熔融树脂冷却而固化,由此形成树脂膜,此时,
在将所要形成的树脂膜中具有规定的膜厚范围内的膜厚的树脂膜的宽度设为有效宽度时,设定目标有效宽度,并设定用于形成该目标有效宽度以上的有效宽度的树脂膜的空气的吹送风量和从所述空气吹出嘴到熔融树脂为止的分离距离,在该设定条件下一边吹送空气一边形成树脂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膜的成膜方法,
针对所设定的所述目标有效宽度,使所述空气的吹送风量和从所述空气吹出嘴到熔融树脂为止的分离距离发生各种变化来尝试进行树脂膜的成膜,确定能形成所述目标有效宽度以上的有效宽度的树脂膜的所述空气的吹送风量和从所述空气吹出嘴到熔融树脂为止的分离距离,在确定出的条件下一边吹送空气一边形成树脂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膜的成膜方法,
作为形成所述目标有效宽度以上的有效宽度的树脂膜的条件,还设定所述空气吹出嘴的开口区域的宽度、该空气吹出嘴的该开口区域的宽度方向端部从所述模具的所述出口的宽度方向端部向内侧错开的宽度方向分离距离及从该出口到下方的所述空气吹出嘴的所述开口区域的上下方向中心为止的沿着熔融树脂行进方向的下方分离距离、以及所述熔融树脂由所述冷却辊接取时的该熔融树脂与所述空气吹出嘴之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的成膜方法,
所述模具的所述出口的宽度为600mm,将所述目标有效宽度设定为54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膜的成膜方法,
所述空气的吹送风量为1.3L/分,从所述空气吹出嘴到所述熔融树脂为止的分离距离为3.4mm。
6.根据引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膜的成膜方法,
所述模具的所述出口的宽度为600mm,将所述目标有效宽度设定为543mm,
所述空气的吹送风量为1.3L/分,从所述空气吹出嘴到所述熔融树脂为止的分离距离为3.4mm,
所述空气吹出嘴的所述开口区域的宽度为26mm,所述宽度方向分离距离为28.8mm,所述下方分离距离为20mm,所述角度为所述模具侧是锐角的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40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挤出生产线冷却水槽
- 下一篇:塑料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