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胚芽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8846.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艾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肽 玉米胚芽 制备 抗氧化活性 离心上清液 玉米胚芽粕 酶解液 双蒸水 蒸馏水 风味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平衡层析柱 热处理 超滤处理 冷冻样品 凝胶层析 提取效率 超滤膜 混合液 收集液 水洗脱 超滤 得率 冻干 酶解 灭酶 上样 吸光 溶解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胚芽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将向玉米胚芽粕粉中加入蒸馏水进行热处理得玉米胚芽粕混合液,调节其pH,依次加入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灭酶,离心上清液即为酶解液;将酶解液用超滤膜进行超滤,滤液冻干;用双蒸水平衡层析柱,将经过超滤处理的冷冻样品用双蒸水溶解,取离心上清液进行凝胶层析,上样后用双蒸水洗脱,检测收集液在214nm处的吸光值A214,收集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组分,冷冻干燥即得玉米胚芽活性肽。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活性肽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提取效率、得率和纯度高,制得的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胚芽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全球性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中国是玉米种植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截止至2013年末,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已逾3.5千万公顷,年产量已逾2.1亿吨。我国作为玉米生产与消费大国,其主要的消费方式多为食用口粮、动物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连年增加和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玉米消费结构由原来的饲料消费主导型逐步转型为精深加工先导型。目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分为淀粉、淀粉糖和酒精等8个系列,其中用于生产淀粉和酒精的原料约占玉米总深加工消耗量80%以上。而玉米胚芽正是玉米淀粉和酒精等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副产品,故就玉米胚芽的综合开发对玉米作物的精深加工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进一步深度化、立体化发展都有极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对玉米胚芽的加工利用还相当有限,学者们对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玉米胚芽油的提取工艺上,而对后续产品的深度开发力度却较为薄弱,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规模化程度不足,造成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限制了玉米精深加工的经济化发展。因此,延长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大对玉米胚芽后续副产品的开发是极其重要的。米胚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资源,其蛋白含量平均在24.3%以上,仅次于黄豆和青豆等高蛋白植物种子。在植物蛋白资源缺乏的今天,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玉米胚芽粕的综合研究利用,将廉价的玉米胚芽转化为优质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玉米蛋白中含有高比例的亮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很少含有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致使其水溶性差,难以被人们直接消化、利用。而这种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却使玉米蛋白成为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良好来源。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409487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胚芽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亚临界萃取玉米油-胚芽饼破壁-盐法提取球蛋白-酶解提取玉米胚芽生物活性肽。该制备方法充分保护并利用了玉米胚芽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玉米胚芽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实现了玉米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有效增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但是该提取方法采用玉米胚芽为直接原料,需要去除油脂,且活性肽的提取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提取效率、得率和纯度高,制得的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高的玉米胚芽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胚芽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酶解、超滤、分离纯化,其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艾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艾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8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