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2164.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平;郝莺飞;程扬;沈启斌;李彦培;扈华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益禄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5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孙明科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潮河段 覆盖层 退潮 泥皮 污染 底泥表层 结块 河床 裸露 采集 氧化剂 治理 底泥样品 均匀喷撒 杀藻效果 水体样品 现场监测 制备粉剂 杀藻剂 原有的 表皮 检测 涨潮 底泥 撒施 杀藻 制备 消解 河段 协同 时机 配合 | ||
1.一种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现场监测并采集受污染感潮河段底泥样品进行检测,根据其表层结块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计算底泥表层治理的需氧量(SOD),设定底改剂中的氧化剂成分及其含量;
(2)取设定量的氧化剂,以及缓释剂沸石粉,混合后制备为底改剂的粉剂,于退潮后,将其均匀撒施在退潮后裸露的河床上,形成第一覆盖层,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并增加供氧,改善底泥厌氧环境;
(3)采集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段的水体样品,并通过水体内悬浮物的种类、含量、pH值、悬浮物及其胶体性质的检测,并参考步骤(1)获取底泥表层样品结块物质中的藻类种类及生物量,通过实验室小试设定杀藻剂的成分及其含量;
(4)取设定量的杀藻剂,以及吸附剂生物炭、膨润土,混合后制备为杀藻剂的粉剂,于退潮后均匀喷撒在裸露的河床上,形成第二覆盖层;
(5)第一覆盖层中的氧化剂由两种物质相互配合,将底泥表层及底泥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由缓释剂延长其氧化分解时间;第二覆盖层中的杀藻剂对底泥中的藻类生物进行杀灭,其吸附剂将所述第一覆盖层的氧化剂、第二覆盖层的杀藻剂都附着在底泥表层,防止被水体冲走,以实现对底泥表层氧化、杀藻作用的持续进行,消解原有的底泥表皮结块,并能持续防止底泥表层形成新的结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步骤(1)、(3)对底泥样品及水体样品的检测结果,通过实验室杯试,设定絮凝剂的成分及其用量;
(7)取设定量的水溶性无机凝聚剂,将其溶解后的水溶液作为絮凝剂,在涨潮后,将其在治理区域的水面均匀喷施;
(8)水溶性无机凝聚剂的水溶液与所述的第一覆盖层、第二覆盖层的氧化与杀藻过程相互协同,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及藻类漂浮物絮凝沉淀,并防止沉淀物在表层结块形成泥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底改剂的氧化剂的总用量,依据受污染感潮河段的底泥的需氧量决定,所述底泥的需氧量的计算方式为:
式中:SOD-需氧量为底泥中有机物的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单位面积和时间内容的耗氧量(gO2/m2·d);
H:底泥泥柱高度;
T:底泥温度;
DO:底泥与水柱界面溶解氧浓度;
生物:底泥生物群落结构;
底质:底泥的物理和有机特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泥的需氧量SOD,其由两部分组成:甲烷氧化耗氧(CSOD)和氨氧化耗氧(NSOD);通过测定底泥中有机碳和氨氮的量估算底泥耗氧量,从而计算确定底改剂中氧化剂的总用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第一覆盖层中的氧化剂为氧化还原剂、增氧剂的混合物,由其与以及沸石粉所形成的粉剂的配比,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氧化还原剂:增氧剂:沸石粉=(1~25):(5~40):(5~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覆盖层的过氧化还原剂、增氧剂以及沸石粉粉剂,每平方米河床撒施用量为:氧化还原剂5~10g,增氧剂10~20g,沸石粉10~20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盖层中的杀菌剂为异噻唑啉酮;由异噻唑啉酮、生物炭、以及膨润土所形成粉剂的配比,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异噻唑啉酮(1类,活性物含量15%左右):生物炭:膨润土=(5~80):(1~50):(1~5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污染感潮河段泥皮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覆盖层的粉剂,每平方米河床的撒施用量为:异噻唑啉酮(1类,活性物含量15%左右)5~80g,生物炭1~50g,膨润土1~5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禄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益禄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1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容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对城市污泥治理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