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钢卷M型裂纹的研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2455.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白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2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裂纹 研磨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钢卷M型裂纹的研磨工艺,将研磨带通过张力辊和接触辊环绕固定,将钢带置于上下设置的压力支撑辊和接触辊之间,钢带的两端通过抱闸辊下压固定,与抱闸辊接触的钢带的两端与水平面形成小于45°的研磨角,研磨带与钢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粗研磨→较粗研磨→表面轻研磨→表面抛光→粗研磨→较粗研磨→表面轻研磨→表面抛光。研磨工艺分为2次粗研磨(ZrO2研磨带)、2次较粗研磨(ZrO2研磨带)、1次表面轻研磨(ZrO2研磨带)和1次表面抛光(Al2O3研磨带),即可使得不锈钢钢卷的表面达到很好的研磨效果,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低,节约了设备及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钢卷M型裂纹的研磨工艺。
背景技术
不锈钢经过热轧,固溶退火酸洗后,表面呈现银白色,无光泽,此时钢卷表面上面有M 型裂纹,不仅影响客户对不锈钢表面的使用要求,而且会影响不锈钢的机械性能,表面耐腐蚀性能。为了保证后续冷轧产品的表面质量,所以要对于M型裂纹进行研磨消除,而研磨的工艺会影响研磨的效率、研磨后不锈钢钢卷的表面质量以及研磨后留下的研磨痕长度。
传统的研磨工艺一般需要进行三轮以上的重复,才可以最终消除钢带表面M型裂纹、小白点及研磨痕,这样导致研磨生产效率低、浪费设备及能源,从而使得生产成本增加,操业人员工作繁重。
本发明对于研磨条件及工艺进行改善,分为2次粗研磨(ZrO2研磨带)、2次较粗研磨 (ZrO2研磨带)、1次表面轻研磨(ZrO2研磨带)和1次表面抛光(Al2O3研磨带),仅需要两次重复研磨过程,即可使得不锈钢钢卷的表面达到很好的研磨效果,且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设备及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钢圈M型裂纹的研磨工艺,研磨工艺分为2次粗研磨(ZrO2研磨带)、2次较粗研磨(ZrO2研磨带)、1次表面轻研磨(ZrO2 研磨带)和1次表面抛光(Al2O3研磨带),仅需要两次重复研磨过程,即可使得不锈钢钢卷的表面达到很好的研磨效果,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低,节约了设备及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钢卷M型裂纹的研磨工艺,将研磨带通过张力辊和接触辊环绕固定,将钢带置于上下设置的压力支撑辊和接触辊之间,钢带的两端通过抱闸辊下压固定,与抱闸辊接触的钢带的两端与水平面形成小于45°的研磨角,研磨带与钢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粗研磨→较粗研磨→表面轻研磨→表面抛光→粗研磨→较粗研磨→表面轻研磨→表面抛光;
其中,粗研磨,钢带的上下表面分别两次经过1号研磨带机组与2号研磨带机组,两个机组均采用使用次数不超过四次的ZrO2研磨带;较粗研磨,钢带的上下表面分别两次经过3 号研磨带机组与4号研磨带机组,两个机组均采用使用次数为四次到八次的ZrO2研磨带;表面轻研磨,钢带的上下表面分别两次经过5号研磨带机组,机组采用使用次数在十次以上的 ZrO2研磨带;表面抛光,钢带上下表面分别两次经过6号研磨带机组,机组采用使用次数在十次以上的Al2O3研磨带。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研磨带1的压力支撑辊的使用电流为70~110A。
优选地,研磨带沿着与钢带相反方向以1200rmp/min进行旋转研磨钢带,研磨带的研磨速度为6~7mpm,在研磨期间需要使用喷射速度800L/min的矿物质油进行润滑钢带表面。
优选地,研磨角为13°。
优选地,粗研磨、较粗研磨、表面轻研磨和表面抛光,四个过程对于钢带表面磨削量分别为12μm、5μm、2μm、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扰流板打磨机器人
- 下一篇:圆柱形零件周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