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碳罐的怠速清理期间控制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3299.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卢泰坤;赵炳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24;F02D4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 期间 控制 发动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碳罐的怠速清理期间控制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在碳罐的怠速清理期间控制发动机的方法包括:确定车辆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满足怠速清理条件;当满足清理操作条件时,确定部分负载状态期间进行的碳罐清理学习时间是否为设置时间或者更长;以及当部分负载状态期间进行的碳罐清理学习时间为设置时间或者更长时,进行碳罐的怠速清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33963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在碳罐的怠速清理期间控制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在碳罐的怠速清理期间控制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不同于在部分负载状态期间的发动机控制并且能够保证特定情况(比如,清理浓度)下的燃烧稳定性。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在政府规制要求下,关于蒸发气体的管理加强,所以在怠速和行驶期间对碳罐的清理量增加了最大量。
2004年2月27日公开的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004-0017635号中公开了在怠速期间用于碳罐的清理控制的装置和方法。如在该公开的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车辆设计为收集对人体有害并且在燃料罐中产生的蒸发气体(HC),之后将所收集的蒸发气体(HC)通过清理阀供应到发动机调压箱,从而将其发送到燃烧室。
当燃料罐中剩余的燃料挥发时产生的蒸发气体(HC)最多,因此,重要的是,收集碳罐中挥发所产生的蒸发气体(HC)并且通过恰当地将所收集的蒸发气体(HC)供应到发动机而防止碳罐饱和。
根据可适用的关于蒸发气体(HC)的政府规制,进行控制,从而使碳罐清理阀的清理量(也即,清理阀的打开比)最大。
如上所述,为了控制碳罐中所收集的蒸发气体(HC)的清理,通过根据排放气体中氧的量(浓度)(排放气体中氧的量(浓度)由氧传感器所检测)确定燃料量的反馈水平来确定碳罐中所收集的蒸发气体(HC)的量(浓度),之后确定清理阀的打开比,从而进行控制。
然而,在碳罐清理时,清理率和清理气体浓度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厂商必须通过增加用于燃烧稳定性的反向扭矩来处理供应到发动机的清理气体导致的突然的扰动。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相关技术中,为了燃烧稳定,在碳罐的每个清理操作时,请求用于发动机的扭矩控制器增加反向扭矩。然而,出于燃料效率而不是燃料控制的目的,优选的是使反向扭矩最小,或者如果需要,最少地利用反向扭矩。
此外,在相关技术中,不对部分负载状态期间(具有相当大量的进气)所需要的反向扭矩和具有少量进气的怠速情况下所需要的反向扭矩进行区分。然而,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性地确定反向扭矩的量以及是否应用不同的反向扭矩,从而提高燃料效率。
例如,当使反向扭矩最小从而提高燃料效率时,会产生如下问题。
图5显示如下的现象:在碳罐中具有高浓度的蒸发气体的情况下,在完成清理浓度学习之前,当完成怠速清理时,发动机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每分钟转数)从700RPM快速地下降到610RPM。在这种状态下,驾驶员可能不舒服,随后发动机可能会停止。
具体地,原因在于:在较浓燃料空气比控制期间,由于较浓的清理气体而立即关闭清理阀,停止较浓的清理气体的流动,并且在应该仅仅通过来自拉姆达传感器的反馈喷射燃料而对燃料空气比进行控制的过渡时期,发动机RPM由于稀薄峰值而波动。关于该问题,需要通过精确映射来消除燃料空气比的稀薄峰值,但是,在清理阀之间具有根本的差别,因此,仅仅通过映射来解决问题是具有限制的。
图6显示如下的现象:在碳罐中具有高浓度的蒸发气体的情况下,为了蒸发气体泄漏诊断,怠速清理期间由于过浓的燃料空气比而产生RPM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3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