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肾脏可诱导性固有巨噬细胞浸润小鼠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3444.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曾锐;廖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麦考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90 | 分类号: | C12N15/90;C12N9/22;C12N15/66;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肾脏 诱导性 固有 巨噬细胞 浸润 小鼠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肾脏可诱导性固有巨噬细胞浸润小鼠模型的方法,其包括在诱导的条件下特异性地在小鼠肾小管细胞内表达IL34基因的步骤。通过构建可诱导的肾小管高度表达IL34小鼠,从而成功构建了以固有巨噬细胞为主要浸润特点的肾脏小鼠模型,可以有效避免非选择性基因过表达和非选择性细胞浸润,减少对肾外重要器官和机体整体状态的影响,还能有效提高肾脏固有巨噬细胞浸润的特异性。此外,通过这一模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探究肾脏固有巨噬细胞的功能,为寻找更具特异性的固有巨噬细胞生物学标记提供可靠路径,为靶向肾脏固有巨噬细胞的药物筛查提供可靠的体内研究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鼠疾病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建肾脏可诱导性固有巨噬细胞浸润小鼠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肾脏静息期,维持组织稳态、组织修复;在病理状态下,却促进肾脏纤维化。既往大多数研究,将巨噬细胞简单地划分为M1型(炎症性巨噬细胞)和M2型(修复性巨噬细胞),忽视了巨噬细胞的表型、功能、内涵和对环境反应的复杂性,同时忽略了M1/M2的功能交叉现象,导致巨噬细胞在肾脏病中的作用模糊不清。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将组织内巨噬细胞按来源分为外周巨噬细胞和固有巨噬细胞(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外周巨噬细胞源于骨髓和外周淋巴组织的髓系细胞,炎症时由外周进入损伤部位,成为肾脏炎性巨噬细胞,以CD45+CD11b+F4/80+Ly6c+为特征;而肾脏固有巨噬细胞产生于胚胎期,成年后长期定植于肾脏,以CD45+CD11b+F4/80+Ly6c-为特征。然而,过去肾脏固有巨噬细胞的报道不多,对其功能也不甚了解,其主要原因是肾脏固有巨噬细胞的特征不明确。
目前尚缺乏肾脏特异性以固有巨噬细胞为主要浸润特点的小鼠。已有的针对IL34基因干预小鼠,主要是IL34基因全敲除小鼠,但该小鼠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该小鼠不是肾脏特异性IL34敲除,更不是肾脏特异性IL34过表达小鼠,涉及到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作用,存在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直观的对肾脏作用进行单因素分析;
2)该小鼠同时涉及到其他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其他巨噬细胞亚型的综合作用,无法作为肾脏固有巨噬细胞的研究模型。
发明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在肾小管细胞中组成型强表达IL34时会促使肾脏固有巨噬细胞浸润肾脏。
基于以上发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肾脏可诱导性固有巨噬细胞浸润小鼠模型的方法,其包括在诱导的条件下特异性地在小鼠肾小管细胞内表达IL34基因的步骤。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在诱导的条件下特异性地在小鼠肾小管细胞内表达IL34基因的步骤通过使全能细胞中同时具有IL34条件表达框和肾小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在诱导条件下有活性的Cre重组酶表达框来实现,所述IL34条件表达框从5’到3’依次包括靶基因表达启动子、两端带有方向相同的loxp序列的转录阻碍片段和IL34基因编码框。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肾小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为Cdh16基因启动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在诱导条件下有活性的Cre重组酶为他莫昔芬可诱导的Cre重组酶。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在诱导条件下有活性的Cre重组酶表达框插入于小鼠Cdh16基因第18个外显子与3’UTR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靶基因表达启动子为CAG启动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IL34条件表达框插入于Rosa26基因位点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带有所述IL34条件表达框的LSL-IL34小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麦考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麦考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3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