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黄条纹病毒及其NASH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5714.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杜真真;王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40 | 分类号: | C12N15/40;C12Q1/70;C12Q1/6811;C12Q1/6834;C12Q1/6804;C12N15/11;C12R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条纹 病毒 及其 nash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黄条纹病毒及其NASH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发现了一种新病毒即小麦黄条纹病毒WYSV,其全长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且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扩增WYSV的引物对SEQ ID NO.1/2所示,以地高辛为标记物制备DNA探针,检测WYSV病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NASH检测的WYSV病毒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探针PCR反应液、NASH反应试剂、硝酸纤维素膜、杂交袋、WYSV阳性对照样品和阴性对照样品。该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可一次批量检测样品,能在短时间内低成本高效率地检测WYSV病毒,检测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短,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小麦黄条纹病毒(Wheatyellowstriate virus,WYSV)及其NASH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可达到快速、灵敏、简便地检测植株体内WYSV的目的。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各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病毒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已报道的病毒病原达50多种。病毒会导致受侵染的小麦植株产生叶片失绿、植株矮化、有效分蘖减少等严重症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巨大。许多侵染小麦的病毒由介体昆虫特异性传播,包括蚜虫,灰飞虱以及叶蝉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免耕和高毒农药的禁用等因素使传毒介体昆虫群体逐渐加大,加之品种抗病性程度普遍较低等,使得虫传麦类作物病毒病在我国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迅速增长,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我们大部分麦区危害严重的虫传病毒病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小麦矮缩病和小麦绿矮病等多种,其中小麦黄矮病的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dwarf virus,BYDV),由麦蚜传播特异性传播。小麦丛矮病由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cereal mosaic virus,NCMV)引起,小麦绿矮病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引起,这两种病毒均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传播。小麦矮缩病的病原是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主要通过介体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以持久循回方式传播的。而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小麦上发现的由灰飞虱传播的另一种病毒,病原为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Barley yellow striate mosaic virus,BYSMV),是一种细胞质弹状病毒。
2016年本发明人在陕西韩城进行病害田间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病害症状,与小麦矮缩病毒病产生的症状不同,受侵染的小麦无明显矮化,表现为严重黄化、发病叶片沿叶脉失绿,逐渐发展为从叶尖开始干枯,最后枯死(图1)。经观察发现发病田块儿主要的农业害虫为异沙叶蝉(Psammotettix alienus Linnaeus),将异沙叶蝉捕回饲养到健康小麦植株上,3周后小麦植株出现了与田间相似的病症,初步证明该病毒病是由异沙叶蝉传播的,很可能是一种还未公开的新病毒。因此有必要对该病毒进行鉴定,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5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