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壳聚糖载反硝化细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8156.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蒲生彦;余静;颜椿;马慧;王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聚糖 硝化细菌 小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壳聚糖载反硝化细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修复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壳聚糖溶液中添加Fe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地下水环境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性壳聚糖载反硝化细菌小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经常饮用含较高浓度硝酸盐的水会使人体因缺氧而患高铁血红蛋白症。目前,针对水中硝酸盐污染,主要的去除方法有非生物法和生物法。非生物法普遍存在成本高、去除不彻底、有二次污染等缺点。生物法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反硝化作用即在微生物作用下使硝态氮最终转化为N
但是游离的反硝化细菌在处理硝酸盐污染地下水时,存在以下四个缺点。一是随着细菌数量的不断增加,致使其群集易沉入水体底部,使得硝酸盐去除速率降低;二是游离微生物存在不易保存的缺点;三是游离微生物会因环境、竞争作用等因素,导致其流失;四是游离的细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易回收重复利用。
磁性壳聚糖小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用壳聚糖包裹磁性粒子形成的具有球状结构的粒子。磁性壳聚糖小球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无生物毒性的特点,其表面的氨基可以与蛋白质分子的羧基反应,从而将蛋白质分子吸附;表面的羟基可与细菌细胞壁结合,因此,细菌得以负载稳定。同时,在利用磁性壳聚糖小球吸附水中重金属的循环实验中证明,磁性壳聚糖小球本身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对于今后原位处理地下水污染物来说是一种具有潜在优势的可渗透性反应墙填料。
公开号为CN 103803704A,公开日为2014年05月21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可渗透性反应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1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