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吡咯烷的合成工艺及中间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8986.7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奕超;董金鹏;李侠;顾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08 | 分类号: | C07D207/08;C07D401/04;C07D213/61;C07C2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谢绪宁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吡咯烷 合成 工艺 中间体 | ||
1.一种手性吡咯烷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格氏试剂的作用下,使式(ⅰ)的化合物与N-甲氧基-N-甲基-4-卤丁酰胺在有机溶剂A中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式(ⅱ)的卤代丁酮,
步骤二,采用手性催化剂(R)-2-甲基-CBS-恶唑硼烷或(S)-2-甲基-CBS-恶唑硼烷,并以硼烷为还原剂,使式(ⅱ)的卤代丁酮被还原成式(ⅲ-1)的S型手性醇化合物或式(ⅲ-2)的R型手性醇化合物,其中,手性催化剂是式(ⅰ)卤代物的0.05~2当量;硼烷是式(ⅰ)卤代物的1~3当量;反应温度为-50-30℃,反应时间为3-24h,
步骤三,使式(ⅲ-1)的S型手性醇化合物或式(ⅲ-2)的R型手性醇化合物的醇羟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式(ⅳ-1)的S型化合物或式(ⅳ-2)的R型手性化合物,
步骤四,向式(ⅳ-1)的S型化合物或式(ⅳ-2)的R型化合物中加入氨的甲醇溶液,使发生成环反应,得到式(ⅴ-1)的R型手性吡咯烷或式(ⅴ-2)的S型手性吡咯烷,
其中,
式(ⅰ)、(ⅱ)、(ⅲ-1)、(ⅲ-2)、(ⅳ-1)、(ⅳ-2)、(ⅴ-1)和(ⅴ-2)中的R1代表基团1-取代-2,5-二氟苯基或3-取代-5-氟吡啶基;
式(ⅰ)中X1代表基团-Cl、-Br或-I;所述N-甲氧基-N-甲基-4-卤丁酰胺中的卤素为Cl、Br或I;
式(ⅱ)、(ⅲ-1)、(ⅲ-2)、(ⅳ-1)和(ⅳ-2)中X2代表基团-Cl、-Br或-I;
式(ⅳ-1)和(ⅳ-2)中的X代表基团-OTs、-OMs、-Cl、-Br或-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工艺,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式(ⅰ)卤代物是N-甲氧基-N-甲基-4-卤丁酰胺的1~3当量;所述格氏试剂为异丙基溴化镁或异丙基氯化镁;所述有机溶剂A为四氢呋喃或2-甲基四氢呋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工艺,其特征是:步骤三中,在缚酸剂的存在下,使式(ⅲ-1)的S型手性醇化合物或式(ⅲ-2)的R型手性醇化合物与磺酰氯反应;其中,磺酰氯是式(ⅲ-1)的S型手性醇化合物或式(ⅲ-2)的R型手性醇化合物的1.1-2当量;所述缚酸剂为碳酸钾、三乙胺或吡啶,所述缚酸剂是式(ⅲ-1)的S型手性醇化合物或式(ⅲ-2)的R型手性醇化合物的1.2~3.5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氨是式(ⅳ-1)的S型化合物或式(ⅳ-2)的R型化合物的1.5~10当量;反应过程在回流操作下进行,且反应温度为70~100℃,反应时间为4~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9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