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NSS模拟信号的无人机诱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9379.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研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nss 模拟 信号 无人机 诱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NSS模拟信号的无人机诱捕方法,包括:探测是否有无人机进入监管区域;设有一目标无人机进入监管区域,则对进入监管区域的目标无人机进行干扰,以使目标无人机无法与其控制者进行数据的传送;估算目标无人机的预设降落点位置根据目标无人机的预设降落点位置,模拟虚假的GNSS信号,向目标无人机发送虚假的GNSS信号,诱骗目标无人机进入诱捕区域;对进入诱捕区域的目标无人机进行欺骗迫降。本发明对入侵的无人机没有损伤;同时不会暴露自身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反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NSS模拟信号的无人机诱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已经被使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领域:测量采集、灾难救援、遥控拍摄,甚至包裹传递和餐厅上菜等。无人机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例如,利用无人机侵入机场、监狱、露天大型舞台等。因此,如何及时反制(包括发现、监控甚至诱捕)非法入侵的无人机,对于被入侵者具有重要意义。
无人机的反制手段,主要分为如下两种:
(1)硬杀伤:通过高射炮、地空导弹、空空导弹等方式将无人机摧毁;
(2)软杀伤:通过电磁压制,干扰任务执行,使其控制系统运行紊乱。
其中,硬杀伤代价较大,且容易暴露自己。通过软杀伤的方式,首先切断无人机和控制者之间的联系,然后再进行诱捕,是一种更好选择。而现有的软杀伤技术通常只是切断无人机和控制者的遥控链路,迫使其返航,不能彻底达到解决无人机黑飞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NSS模拟信号的无人机诱捕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彻底达到解决无人机黑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GNSS模拟信号的无人机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探测是否有无人机进入监管区域;
设有一目标无人机进入监管区域,则对进入监管区域的目标无人机进行干扰,以使目标无人机无法与其控制者进行数据的传送;
估算目标无人机的预设降落点位置;
根据目标无人机的预设降落点位置,模拟虚假的GNSS信号,向目标无人机发送虚假的GNSS信号,诱骗目标无人机进入诱捕区域;
对进入诱捕区域的目标无人机进行欺骗迫降。
进一步地,所述估算目标无人机的预设降落点位置,包括:
将目标无人机的返航飞行方向与监管区域的边界的交点作为第一粗略位置;
计算目标无人机与监管区域中心点的距离d,将目标无人机沿返航飞行方向直线飞行距离d后的降落点作为第二粗略位置;
选取第一粗略位置或第二粗略位置中距离监管区域中心点距离较大的位置作为预设降落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向目标无人机发送虚假的GNSS信号,诱骗目标无人机进入诱捕区域,包括:
(1-1)若无人机接收到虚假的GNSS信号后,朝远离诱捕区域的方向飞行,则将预设降落点位置朝远离诱捕区域的方向移动L,重新向目标无人机发送虚假的GNSS信号;
(1-2)若无人机接收到虚假的GNSS信号后,朝诱捕区域飞行,则将预设降落点位置朝接近诱捕区域的方向移动L,重新向目标无人机发送虚假的GNSS信号;
(1-3)重复(1-1)-(1-2),直至无人机进入诱捕区域,并作悬停飞行。
进一步地,所述对进入诱捕区域的目标无人机进行欺骗迫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研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研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9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炮塔旋转装置
- 下一篇:射向星型网抓捕式无线电击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