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辣椒熟性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6800.2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欣捷;陈学军;方荣;周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黄爽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辣椒 indel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鉴定辣椒熟性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特早熟辣椒自交系B9431和晚熟自交系A145构建F2群体,运用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技术,快速鉴定控制始花节位的染色体位点,针对该位点特定InDel开发分子标记(SEQ ID NO:4),利用该分子标记可在苗期快速、准确筛选出始花节位1‑4节的早熟基因型辣椒和始花节位>4的晚熟基因型辣椒,实现辣椒熟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在辣椒熟性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鉴定辣椒熟性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辣椒(Capsicum spp.)是茄科的重要经济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中国是辣椒的重要生产大国,辣椒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辣椒植株为合轴分枝结构,主茎生长到一定时候停止生长,其顶端分生组织转化为花序分生组织,花序分生组织在适宜的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如日照长度和温度)下发育为单生花,开花标志着主茎生长的终止,由侧生分生组织生长发育为新枝,不久新枝又停止生长,继续由新枝顶端的侧生分生组织代替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不断重复形成合轴分枝。
辣椒第一朵花的着生节位称为始花节位,一般以主茎上从子叶到第一朵花之间的真叶(节位)数来度量。始花节位是辣椒的重要熟性性状,是辣椒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始花节位低的辣椒品种往往开花坐果早,在春茬种植中能适度规避雨水和病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增加早期产量,在秋茬种植中规避后期低温环境,减少设施栽培能耗,提高产量;始花节位高的辣椒品种开花坐果晚,能避开上市旺季,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基于始花节位开发辣椒熟性分子标记能进行超早期选择,加快育种进程,对辣椒熟性育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自然变异中辣椒始花节位受少数主效基因和部分微效基因控制,同时也受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影响,为数量性状,传统的表型选择准确性不高。目前已有的辣椒始花节位分子标记多与目标基因遗传距离远,或在使用上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辣椒熟性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鉴定辣椒熟性的InDel分子标记,所述InDel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其获得方法如下:
以特早熟辣椒B9431为母本,晚熟辣椒A145为父本杂交得到F1代,F1植株自交得到F2群体,种植该F2群体植株297株,选取其中始花节位极低的早熟辣椒30株,始花节位极高的晚熟辣椒30株,构建早熟总RNA极端混池和晚熟总RNA极端混池,分别进行BSR-seq测序,用SAMtools软件分析得到两个混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InDel(insertion and deletion)位点。分别计算两个混池中各SNPs位点的频率及两个混池中对应SNPs频率的差值(即delta值),再以3MB为窗口,1MB为步长计算染色体各区域的delta值均值,在该值出现峰值处即为始花节位调控位点。设计引物扩增调控位点候选基因5’UTR序列,针对两亲本中该5’UTR序列中的InDel设计引物获得多态性分子标记。
具有本发明所述InDel分子标记插入片段的纯合基因型对应的辣椒早熟,缺失所述插入片段的纯合基因型或杂合基因型对应的辣椒晚熟。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检测所述InDel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正向引物FFN1-5UF5、反向引物FFN1-e1R1和反向引物FFN1-PA-R,引物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6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