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7317.6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锋创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朱法恒 |
地址: | 36213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桥梁 安全 性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机、横梁、钢索、动滑轮、固定块、限高栏、立柱、加强管、底座,升降机的外壁水平焊接在横梁的顶部,升降机内部的电机通过钢索与动滑轮的滑轮活动连接,动滑轮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设在固定块上端的凹槽内,固定块的底部水平安装在限高栏顶部的中段,立柱的底端通过加强管垂直固定在底座的左右两侧,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通过升降机对限高栏进行升降,改进后的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能够自由调整高度限制货车的通行,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升降器来对货车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通行限制,保证桥梁安全的同时,还能够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属于限高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道路桥梁限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高为4.5m,高架桥和立交桥限高一般在2.8米-3.6米之间,公铁桥限高为3.5米-4.5米之间,公路桥涵限制高度最低为3.2米,主干道至少要保证4.5米(货车规定最高高度4.3米)。
但现有技术一般桥梁限高装置为固定式的,对车辆的限制不够灵活,容易发生冲顶,损坏限高装置以及桥梁的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以解决一般桥梁限高装置为固定式的,对车辆的限制不够灵活,容易发生冲顶,损坏限高装置以及桥梁的危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桥梁限高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机、横梁、钢索、动滑轮、固定块、限高栏、立柱、加强管、底座,所述升降机的外壁水平焊接在横梁的顶部,所述升降机内部的电机通过钢索与动滑轮的滑轮活动连接,所述动滑轮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设在固定块上端的凹槽内,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水平安装在限高栏顶部的中段,所述立柱的底端通过加强管垂直固定在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设有两侧水平固定在横梁的下端,所述限高栏的两端与立柱内部的凹槽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设有升降电机、间歇传动齿轮、散热器、棘轮组、卷索槽、保护器、限位开关,所述升降电机的主轴水平安装在间歇传动齿轮的左侧,所述间歇传动齿轮安装在散热器的上端并且与升降电机的主轴机械连接,所述棘轮组底部的齿轮与卷索槽的棘轮相互啮合,所述限位开关的触点通过导线与升降电机的转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电机由主轴、电机座、驱动箱、散热风扇、接线盒组成,所述主轴水平安装在驱动箱转子的右侧,所述驱动箱的外壁安装在电机座的下端并且与散热风扇的顶部机械连接,所述驱动箱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在接线盒外壁的上端,所述主轴的齿轮与间歇传动齿轮的外齿间隙配合,所述电机座的上端水平焊接在升降机内壁的左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间歇传动齿轮由输入齿杆、支撑座、异型齿轮、底座、间隙轮、凸轮组成,所述输入齿杆的外壁与支撑座底部的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输入齿杆右侧的外齿与异型齿轮的外齿相互啮合,所述异型齿轮固定在底座的前端并且与间隙轮的凹槽机械连接,所述凸轮通过皮带与棘轮组的带轮间隙配合,所述输入齿杆左侧的直齿与升降电机的主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由直齿、传动杆、固定座、轴承、扇叶组成,所述直齿、的中心固定在传动杆外壁的上端,所述传动杆垂直固定在固定座的中心,所述轴承水平安装在扇叶的上端并且相互平行,所述传动杆垂直贯穿轴承的中心并且与扇叶的中心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组由输入带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动杆、棘爪、棘轮组成,所述输入带轮水平固定在第一齿轮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与第二齿轮的外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中轴通过活动杆与棘爪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棘爪的底端安设在棘轮外齿的上端,所述棘轮的外齿垂直固定在卷索槽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锋创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锋创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7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