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8642.4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东;梁淑华;李佳;苟旭峰;崔杰;杨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7/10;B01J37/08;B01J35/10;C01B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胡燕恒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制备 纳米片 氮化碳纳米 三聚氰胺 前驱体 石墨相 钼酸钠 改性 硫脲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空穴 光催化性能 高温煅烧 光生电子 金属元素 纳米粉末 能带结构 水热处理 原料成本 对设备 掺入 水作 捕获 陷阱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的制备方法,以三聚氰胺、钼酸钠、硫脲和水作原材料,采用钼酸钠和硫脲辅助水热处理三聚氰胺制备出改性前驱体;然后对上述改性前驱体进行高温煅烧,即可获得Mo掺杂g‑C3N4纳米片粉末。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Mo掺杂g‑C3N4纳米片粉末。所获得的Mo掺杂g‑C3N4纳米粉末是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片,且金属元素Mo掺入g‑C3N4骨架内可以优化能带结构,为g‑C3N4提供了更多捕获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陷阱,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使用原料成本低、对设备无特殊要求的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的制备方法,还涉及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
背景技术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氢气已被公认为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其燃烧产物是水,无二次污染。g-C3N4作为一种太阳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体相g-C3N4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截止波长约在460nm,使其在光解水制氢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和商业价值。
文献报道:g-C3N4的光催化性能与其电子结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直接相关。而传统方法所制备的体相g-C3N4比表面积小、对可见光响应范围窄、光生电子和空穴极易快速复合、光量子效率低的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因此,通过g-C3N4改性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常规g-C3N4改性策略主要包括:形貌调控、负载贵金属、构建异质结和金属/非金属掺杂。特别是,掺杂改性主要是针对g-C3N4独特的二维结构骨架间原子替换或者引入,通过改变其电子结构调控价带和导带能级位置来优化光催化性能,是实现能级调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利用金属元素(例如:Fe、Zn、K、Na、Cs、Rb)掺杂g-C3N4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文献报道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有关Mo掺杂g-C3N4的研究尚少见文献报道,且光催化性能增强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驱体改性制备Mo掺杂g-C3N4策略,首先选择三聚氰胺、钼酸钠、硫脲和水作原材料,采用钼酸钠和硫脲辅助水热处理三聚氰胺制备出改性三聚氰胺前驱体;然后将上述改性的三聚氰胺直接在空气中进行高温煅烧,即可获得Mo掺杂g-C3N4纳米片粉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制备的体相g-C3N4存在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极易快速复合、光量子效率低的缺点,进而制约了其光催化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o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粉末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改性前驱体的制备:
将三聚氰胺、钼酸钠、硫脲、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放入烘箱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固液混合物;然后对固液混合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改性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a
- 下一篇:一种绿色高效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