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隔振器及道床隔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5653.5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强;谢远明;李彦;彭军;刘建;徐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19;F16F9/512;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振器 弹性件 上顶板 自适应 活塞 活塞杆 液压缸 油孔 隔振系统 消耗装置 液压系统 振动能量 液压腔 道床 能量消耗装置 带动振动 活塞移动 有效孔径 滑动 低负荷 高负荷 垂向 隔振 连通 穿过 | ||
1.一种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系统、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上顶板和振动能量消耗装置;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内,并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将所述液压缸分割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用于容置液压油;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液压缸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上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通过所述第一油孔连通;
所述上顶板包括顶盖和传动杆,所述顶盖与所述传动杆连接呈T形,所述顶盖与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以带动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液压缸滑动;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液压缸之间;
所述振动能量消耗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铰链组件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活塞一端面;所述传动杆依次穿过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并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杆能够相对于活塞杆滑动,所述移动板能够在所述上顶板的挤压作用力下被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铰链组件带动相对所述活塞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二油孔和所述第一油孔的连通孔径;
所述振动能量消耗装置用于根据较大的上顶板受力值,减小所述第一油孔的有效孔径,以减小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并根据较小的上顶板受力值,增大所述第一油孔的有效孔径,以增大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的流量,所述振动能量消耗装置还用于当所述上顶板受力值达到极限值的状态下密封所述第一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和所述移动板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板分别通过多个所述铰链组件与所述上顶板连接,所述第一油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油孔与多个所述第二油孔一一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的中心连接呈T形,所述上顶板的传动杆依次穿过所述活塞杆的中心及所述活塞的中心,并与多个所述铰链组件连接,多个所述移动板关于所述活塞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另一端与所述顶盖抵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环绕在所述液压缸周缘,且一端与所述底板抵持,另一端与所述顶盖抵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铰链支座、第二铰链支座和连杆,所述第一铰链支座与所述上顶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支座与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支座及所述第二铰链支座铰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导轨上开设有第三油孔,所述第三油孔与所述第一油孔连通,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8.一种道床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置板道床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隔振器,所述浮置板道床与多个所述上顶板的端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56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