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梁钢筋骨架拼装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6985.5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开明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车 钢筋骨架 拼装 翻转平台 转轴 盖梁 固定挡板 转动连接 轨道 半自动作业 轨道运动 夹紧装置 间距设置 台本发明 转轴转动 夹紧 电机 钢筋 驱动 配合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梁钢筋骨架拼装台,包括间距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和可分别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动的第一平车和第二平车,第一平车和第二平车之间连接有翻转平台,该翻转平台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平车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二平车转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平车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翻转平台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挡板,所述翻转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固定挡板配合以夹紧钢筋的夹紧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钢筋骨架拼装台,实现了钢筋骨架拼装的半自动作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传统盖梁钢筋骨架拼装作业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梁钢筋骨架拼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梁钢筋骨架拼装台。
背景技术
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在桥梁结构中,桥墩顶部的盖梁起到了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递到下部结构的作用,其中,桥墩顶部的盖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制钢筋骨架并现场浇筑混凝土成形。
目前,在拼装盖梁钢筋骨架时,通常需要一人夹紧固定钢筋焊缝,另一人焊接钢筋,再将骨架翻转焊接反面;一片盖梁骨架片的重量在300kg左右,通常需要多人协力才能将骨架翻转,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经常有工人在翻转骨架片的过程中出现手指或脚趾夹伤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盖梁钢筋骨架拼装台,以实现钢筋骨架拼装的半自动作业,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降低传统盖梁钢筋骨架拼装作业的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盖梁钢筋骨架拼装台,包括间距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和可分别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动的第一平车和第二平车;所述第一平车和第二平车之间连接有翻转平台,该翻转平台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平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平车转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平车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翻转平台的顶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挡板,所述翻转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固定挡板配合以夹紧钢筋的夹紧装置。
在钢筋骨架拼装时,工人将钢筋摆放在翻转平台上,并拼装成所需的骨架形状,拼装完成后的骨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翻转平台两侧的固定挡板上,然后控制夹紧装置向固定挡板方向运动并夹紧待焊接的钢筋,此时,工人即可采用焊接设备对骨架的正面进行焊接,在焊接完成后,控制第一电机工作,使得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翻转平台围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当翻转平台转过180度时,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运行,然后通过第一平车和第二平车将翻转平台运送至骨架堆放位置并释放夹紧装置,此时,钢筋骨架反面朝上掉落在骨架堆放处,工人即可在此处对骨架的背面进行焊接,从而完成钢筋骨架的拼装作业;采用传统方式,往往需要一个组合班共7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盖梁钢筋骨架的拼装工作,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钢筋骨架拼装台,仅需4个人即可完成拼装工作,且拼装效率要比传统的拼装方式高出30%左右。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钢筋骨架拼装台,实现了钢筋骨架拼装的半自动作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传统盖梁钢筋骨架拼装作业的安全风险。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缸、传动杆、推杆和活动挡板;所述气缸连接在所述翻转平台的底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该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铰接;所述翻转平台的底部设有固定轴,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套设在该固定轴上。本发明中,气缸设置在翻转平台的底部,以不占用翻转平台顶部的钢筋拼装位置,并借助传动杆的摆动,将气缸杆的伸缩运动转为推杆的伸缩运动,并由推杆带动活动挡板夹紧或释放待焊接的钢筋。
优选地,所述活动挡板的前端面呈内凹梯形,以在夹紧钢筋时,将钢筋限定在内凹的梯形槽内,防止出现钢筋滑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开明,未经李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6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