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快速研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3870.9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尧明;蒙志君;王凯鹏;何维;窦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直升机 长航时 直升机 改装 无人化 适航 研发 测试成果 反复迭代 风阻系数 机械平台 数据指标 主体结构 认证 通用的 航时 加装 减小 油箱 测绘 测试 拆除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快速研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给定的航时作为研制指标,选择符合适航认证的有人直升机作为无人化改装平台;步骤二、对所选取的有人直升机进行无人化改装。本发明采用已满适航认证有人直升机作为无人直升机的改装平台,可以利用原本有人直升机的测试成果和数据指标,大大减小自主开发机械平台中对测试和反复迭代部分的时间和风险,另外针对无人直升机自动控制的需求,拆除了无用的部件,测绘主体结构,加装更大的油箱、风阻系数更小的外形、自动控制所需的设备,整个研发周期相对于传统无人直升机的研发得到了大幅度缩减,是一种通用的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快速研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快速研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直升机是指通过无线电地面遥控飞行或者自主控制飞行的可垂直起降的旋翼动力不载人飞行器,它具备垂直起飞、空中悬停以及前后左右飞行等特点。无人直升机的高机动性和轻便隐蔽性使得世界各国将其列为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军事战场中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军事侦察和和军事通信两个方面;在民用方面,主要应用于勘测、航拍、巡线、灭火救灾等方面。
航时是无人直升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在使用场景、任务能力、任务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一般而言,长航时都是在给定的机械性能基础上,利用搭载更多的燃油来实现的。航时更长的无人直升机既可以满载燃油执行远距离任务,也可以搭载适量的燃油从而实现更大的载荷能力,因此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
然而在无人直升机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研发一款全新的无人直升机的,首先从总体方案设计开始,经过机身系统设计、旋翼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电控系统设计等子系统的反复循环迭代,最终实现在指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佳实现方案。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试制样机进行大量和长时间的机械性能测试和飞行测试,一旦发现在测试阶段发现了方案设计中存在重大的设计失误,则需要推翻原有方案重新设计。因此,从零开始研发一款全新的无人直升机需要漫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无人直升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自动控制。经过了漫长的机械设计和测试之后,自动控制系统才能在这个性能稳定的平台上进行验证。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又与机械特性密切相关,在进行平台测试和设计迭代的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也需要被迫进行反复迭代和修改。这些都是传统无人直升机研发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综上,针对传统无人直升机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漫长的研发周期和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制约,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的无人直升机研发方法,以长航时作为设计指标给出了完整的无人直升机快速研发流程。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长航时无人直升机的快速研制方法,避免了传统无人直升机研制周期长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给定的航时作为研制指标,选择符合适航认证的有人直升机作为无人化改装平台,采取拆、测、加的主要步骤对所选取的有人直升机进行无人化改装;“拆”是指拆除原本有人直升机的座舱、仪表、玻璃、蒙皮等对于无人化改装不需要的部件,还需要拆除油箱加装大容积的油箱以满足航时指标;“测”是指对拆除之后的全机骨架和机械结构进行测绘,以便为下一步改装提供参考;“加”是指为了达到所需航时和实现自动控制加装必要的设备,主要包括燃油系统、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外形优化设计。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一种长航时无人直升机的快速研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给定的航时作为研制指标,选择符合适航认证的有人直升机作为无人化改装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3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