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4452.1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平;朱斌;唐玉新;张帆帆;叶昱;雷丹;袁为锋;李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7048;A61K47/40;A61K47/32;A61K47/38;A61K47/18;A61K47/22;A61K47/1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3004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氰酸红霉素 可溶性粉 生产过程 矫味剂 制备 缓释高分子材料 产品成品率 水溶性淀粉 酸碱调节剂 产品药效 分子材料 有机溶剂 半衰期 纯化水 环糊精 缓释 抗菌 配合 生产 | ||
1.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辅料药物组成:每1000g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含硫氰酸红霉素50~200g、β-环糊精30~100g、矫味剂5~20g、酸碱调节剂10~30g、缓释高分子材料5~50g、有机溶剂50~200ml、纯化水40~500ml、其余为水溶性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是阿斯巴甜、糖精钠、纽甜、柠檬酸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调节剂是柠檬酸、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高分子材料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是丙二醇、乙醇、聚乙二醇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硫氰酸红霉素、β-环糊精、矫味剂、酸碱调节剂、缓释高分子材料、水溶性淀粉按照总和为百分之百的相应百分比例分别称量好,并置于不同的容器中,备用;
(2)取有机溶剂加热至60℃加入已经在步骤1称量好的β-环糊精、硫氰酸红霉素搅拌均匀溶解,加入用纯化水预溶好的酸碱调节剂使pH达到4.0~5.0;
(3)取纯化水加热至80℃,加入步骤1称量好的矫味剂、高分子缓释材料、水溶性淀粉搅拌均匀并溶解;
(4)将步骤2和步骤3的溶液混合均匀,以300r/min的搅拌速度持续搅拌30分钟,测定pH值应在4.0~5.0之间,否则用酸碱调节剂进行调节;
(5)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硫氰酸红霉素为5%~20%的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或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先将硫氰酸红霉素50g、β-环糊精30g、纽甜5g、糖精钠10g、柠檬酸10g、柠檬酸钠2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10g、水溶性淀粉835g分别称量好,并置于不同的容器中备用;
②取聚乙二醇50ml、乙醇150ml加热至60℃加入已经在步骤1称量好的β-环糊精、硫氰酸红霉素搅拌均匀溶解,加入用纯化水预溶好的含量为20%柠檬酸钠溶液使pH达到4.0~5.0;
③取纯化水300ml加热至80℃,加入步骤1称量好的糖精钠、纽甜、柠檬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性淀粉搅拌均匀并溶解;
④将步骤2和步骤3的溶液混合均匀,以300r/min的搅拌速度持续搅拌30分钟,测定pH值应在4.0~5.0之间;否则用含量为20%柠檬酸钠溶液或含量为20%柠檬酸溶液进行调节;
⑤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含硫氰酸红霉素为5%的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4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