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自动堆料成形玻管的方法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5630.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开;吕家东;陈刚;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23/09 | 分类号: | C03B23/0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管 玻管端部 自动成形 成形 堆料 烧熔 外壁 玻璃棒 封口 玻璃 火头装置 扩孔成形 扩孔机构 生产效率 通气机构 压料机构 一致性好 玻管夹 螺旋形 打孔 鼓泡 进给 压板 通气 封闭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玻璃自动堆料成形玻管的方法与设备,该方法为玻管自转,玻管端部用火焰烧熔,玻璃棒用火焰烧熔后粘到玻管端部,并进行移动和进给,在玻管端部形成螺旋形过渡玻管,过渡玻管端部封口,并通气鼓泡,用压板靠在过渡玻管外壁,控制过渡玻管管径,在封闭的端部打孔并扩孔成形,实现过渡玻管的自动成形;该设备包括玻管夹持与通气机构、玻管外壁压料机构、火头装置和扩孔机构。本发明实现自动成形过渡玻管,产品质量一致性好,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自动堆料成形玻管的方法与设备,属于玻璃材料加工成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渡封接技术广泛用于金属与玻璃之间的封接,如特种光源脉冲氙灯石英玻管与电极的封接,电子器件真空规管、电子管等玻管与金属件的封接。如金属和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差别过大,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远小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在高温下与金属封接的玻璃内部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玻璃与金属材料无法直接封接。
过渡封接技术主要是在金属和玻璃之间添加热膨胀系数介于玻璃与金属之间的过渡玻璃材料,以实现材料之间的匹配封接。一般是由人工把过渡玻璃棒烧熔堆积在玻璃管的端部,形成一段与金属封接的过渡段,与金属形成可靠的封接。
由人工把过渡的玻璃棒在玻管端部堆料成形一段过渡玻管,需要工人有一定的加工玻璃技术,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自动堆料成形玻管的方法与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玻璃自动堆料成形玻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玻管自转,火头的火焰对玻管端部进行加热,并使玻管端部的玻璃熔融,火头的火焰同时加热玻璃棒,使其熔融,两种熔融的玻璃粘接在一起;
步骤2:玻璃棒随玻管旋转边进料,边向前移动,在玻管端部形成螺旋形堆料;
步骤3:玻璃棒快速向玻管旋转中心进给,并使玻管端部封口,在玻管内通入微压气体,保证成形的过渡玻管不会凹陷;
步骤4:玻管端部封口后,玻管内气体压力上升,会使成形的玻管壁拉抻,熔融玻璃流动,使玻管壁厚均匀,平滑,在玻管外壁通过玻管外壁压料机构加力,控制玻管外径尺寸;
步骤5:待玻管壁冷却硬化后,火焰在玻管顶端局部加热,使玻璃熔融,在玻管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吹开熔融的玻璃,在玻管顶端开孔;
步骤6:在玻管顶端继续加热,由扩孔芯棒把玻管顶端开孔扩大与玻管内径尺寸一致,使端口光滑成形。
玻璃自动堆料成形玻管的设备,包括玻管夹持与通气机构、玻管外壁压料机构、火头装置、玻璃棒夹持与移动机构和扩孔机构,所述玻管夹持与通气机构用于夹持玻管、带动玻管自转,且能够朝向玻管中通气,所述火头装置设置在玻管端部下方,用于热熔玻管端部和玻璃棒,拼接在玻管端部的热熔玻璃棒跟随玻管同步自转经过玻管外壁压料机构,被压制光滑,所述扩孔机构设置在玻管端部前方,且能够移动至玻管端部,将玻管端部孔径扩大;
所述玻管外壁压料机构、火头装置、玻璃棒夹持与移动机构和扩孔机构分别通过其对应的支架站立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用于固定安装到操作台上。
所述玻管夹持与通气机构通过支撑箱体站立在底板上,所述支撑箱体靠近顶部贯穿设置有玻管夹头组件,所述玻管夹头组件用于夹持住玻管,所述玻管夹持组件的四周设有执行齿轮,所述执行齿轮通过过渡齿轮啮合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电机驱动连接;
所述执行齿轮、过渡齿轮和驱动齿轮均位于支撑箱体内;
所述电机位于支撑箱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一端与电机的中心轴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箱体,该端与支撑箱体之间设置有辅助轴承,该端末端设置有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