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夏季香菇立式覆土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5877.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江程;崔文浩;章心惠;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筒 香菇 覆土栽培 菌丝 子实体 出菇 料筒 聚乙烯塑料袋 封口 气体交换孔 高产优质 菌丝活力 竖直放置 香菇菌筒 香菇栽培 早熟品种 中心垂直 畸形菇 栽培畦 灭菌 采收 刺孔 菇场 菌棒 湿重 填实 脱袋 折径 中温 沙土 接种 | ||
一种夏季香菇立式覆土栽培方法,(1)选用中温偏高型的早熟品种,(2)用折径20cm‑24cm,长度38cm‑40cm,厚度0.05‑0.06cm,一端封口的聚乙烯塑料袋制成的湿重为1.3kg‑2kg的料筒(3)料筒经灭菌,接种和刺孔培养形成长满菌丝的菌筒;(4)菌筒菌丝长满后,在菌筒中心垂直向下打直径2.5cm‑3.5cm的气体交换孔(5)香菇菌筒脱袋后竖直放置在栽培畦上,用沙土填实四周;(6)出菇后保持菇场空气湿度85%—90%。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菌丝活力,延长香菇采收时间;减少菌筒出菇面积,提高子实体对菌筒养分的利用率,减少丛生菇和畸形菇比例,子实体单重和每菌筒香菇产量较传统菌棒卧式覆土栽培方法有明显提高。本方法易于操作,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夏季香菇栽培方法,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季香菇覆土栽培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香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出口国和消费国,香菇产业前景巨大。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工厂化取得一系列进展,香菇栽培在拌料、装袋、灭菌和接种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在出菇管理阶段,还存在工厂化专用品种少、出菇周期长、潮次偏多,工厂化栽培成本高等问题。目前香菇的出菇管理主要还是在设施菇棚中进行,以上架栽培、摆袋栽培和覆土栽培为主。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品质香菇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香菇菌棒制作通常采用的是15cm× 55cm×0.05cm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制棒长度约在42cm左右。采用这种规格的香菇菌棒在夏季覆沙栽培过程中,存在出菇个数多,单重小,丛生菇和畸形菇比例高等缺陷。菌棒表面干湿度控制困难,夏季易失水,栽培后期菌棒易烂散,出菇周期短,生物学效率低等问题。
即使是高温型香菇品种,当温度达到25℃以上也会出现原基分化困难,菌柄细长、菌盖易开伞等问题。夏季栽培过程中如何在控温保湿的前提下保持菌丝活力,避免因水分过多造成菌丝缺氧死亡或霉菌滋生也是香菇栽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夏季香菇立式覆土栽培方法:
(1)选用中温偏高型的早熟品种,可在南方地区6月至11月种植出菇;
(2)菌筒制作:
在1-2月,选用折径20cm-24cm,长度38cm-40cm,厚度 0.05cm-0.06cm,一端封口的聚乙烯塑料袋作为香菇栽培袋,内装湿料重约1.3kg-2.0kg;
(3)菌筒培养:
袋料经高压灭菌、接种,置室内适温下进行菌丝培养,菌丝生长期间需刺孔2次,直至菌丝体长满整个菌筒;
(4)菌筒的后培养:
香菇菌丝长满菌筒后,在菌筒中心位置垂直向下打孔,直至戳破聚乙烯塑料袋底部,使其菌筒中轴部位从上到下形成一条直径为2.5 cm-3.5cm的气体交换通道,打孔完成后,将菌筒袋口收拢但不束紧,重新直立放在培养室的层架上进行适温培养,至孔壁受损菌丝恢复生长,菌筒周身变成褐色,菌丝达生理成熟即可进场脱袋覆沙栽培管理;
(5)覆沙栽培:
进场栽培时期:5月-6月;
事先将双层离空遮阳网避雨棚内土地整平做畦,畦宽1.4m,两侧挖0.4m宽的水沟。将香菇菌筒脱袋后竖直放置在畦面上,菌筒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为1.5cm-2cm,用沙土将菌筒之间的空隙填实,形成菌床,只留出菌筒表面用于出菇,菌床四周设围栏或用土堆筑,完成后喷施一次大水;
(6)夏季常规出菇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